互联网金融:理论解构与中国实践

被引:17
作者
韩亚欣 [1 ]
吴非 [2 ]
李志漫 [2 ]
机构
[1] 广东金融学院区域金融政策重点研究基地
[2]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本质; 中国实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互联网金融兴起缘于中国金融体制的缺欠,在中国境况下的发展多有变异,但终究脱离不了传统金融范畴。从本质上讲,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属于传统金融下的一个新类目,在现今金融生态环境尚未得到有效扭转的情况下,这种"新金融模式"存在诸多发展中的问题,值得审慎对待。当下,应当尽快地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措施进行落实,但更重要的是,塑造适配新形势下的金融生态形制,是推动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金融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相应对策 [J].
李好好 ;
周南 .
企业经济, 2015, 34 (10) :97-100
[2]   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理论及现实悖论 [J].
丁杰 .
财经科学, 2015, (06) :1-10
[3]   谁在为小微企业融资:一个经济解释 [J].
李华民 ;
吴非 .
财贸经济, 2015, (05) :48-58
[4]   身份歧视:互联网金融创新效率研究——基于P2P网络借贷 [J].
庄雷 ;
周勤 .
经济管理, 2015, 37 (04) :136-147
[5]   梯若尔金融规制理论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 [J].
刘志阳 ;
黄可鸿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 (02) :64-76
[6]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互联网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研究 [J].
李志强 .
上海经济研究, 2015, (03) :65-71
[7]   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 [J].
吴晓求 .
财贸经济, 2015, (02) :5-15
[8]   互联网平台企业免费定价反垄断规制批判 [J].
杨文明 .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5, 30 (01) :104-113
[9]   互联网金融之辨析 [J].
王国刚 ;
张扬 .
财贸经济, 2015, (01) :5-16
[10]   谁为中小企业融资?——基于信息处理能力跨期演化视角 [J].
李华民 ;
吴非 ;
陈哲诗 .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4, 29 (05) :11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