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116
作者
田亚平
向清成
王鹏
机构
[1]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关键词
人地耦合系统; 脆弱性; 概念内涵; 评价指标; 南方丘陵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从概念界定与目标定位入手,以气候变化和系统结构要素为分析框架,建立了包括敏感性、暴露性和适应性等三类指标要素和本底脆弱性、潜在脆弱性和现实脆弱性等三个评价层次的区域脆弱性评价系统,并以南方丘陵地区为例,针对泥石流、滑坡、干旱与洪涝等区域自然灾害,构建了水土流失敏感区的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作者认为,区域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主要是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扰动下与自然灾害有关的脆弱性,敏感性与易损性是其脆弱性的本质属性,敏感性、暴露性和适应性是脆弱性的系统要素。自然灾害频率指标可以作为反映灾害空间集聚性的区位暴露性指标,现实灾害度可以提供脆弱性评价因子厘定、指标权重确定、模型建立与阈值分析的结果验证。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全球变化背景下脆弱性研究进展与应用展望 [J].
李鹤 ;
张平宇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7) :920-929
[2]   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估研究进展 [J].
喻鸥 ;
阎建忠 ;
张镱锂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1) :27-34
[3]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自然灾害区域脆弱性评价 [J].
刘毅 ;
黄建毅 ;
马丽 .
地理研究, 2010, 29 (07) :1153-1162
[4]   脆弱性内涵、评价与研究趋势综述 [J].
李莉 ;
王晓婷 ;
王辉 .
中国渔业经济, 2010, 28 (03) :161-169
[5]   全球环境变化下人-环境耦合系统的脆弱性研究综述 [J].
陈萍 ;
陈晓玲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4) :454-462
[6]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敏感性研究综述 [J].
崔胜辉 ;
李方一 ;
黄静 ;
于裕贤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9) :1033-1041
[7]   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研究进展 [J].
刘小茜 ;
王仰麟 ;
彭建 .
地球科学进展, 2009, 24 (08) :917-927
[8]   生态脆弱性及其研究进展 [J].
徐广才 ;
康慕谊 ;
贺丽娜 ;
李亚飞 ;
陈雅如 .
生态学报, 2009, 29 (05) :2578-2588
[9]   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 [J].
李鹤 ;
张平宇 ;
程叶青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2) :18-25
[10]   生态环境脆弱性概念的若干问题探讨 [J].
王小丹 ;
钟祥浩 .
山地学报, 2003, (S1)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