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效率、产业结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被引:14
作者
张唯实
机构
[1] 兰州商学院经贸学院
关键词
DEA; 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 区域差异;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10.10.003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121.3 [产业结构];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1 ; 020105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DEA和Tobit方法,利用跨期数据比较分析了19952008年各省、全国及三大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差异,并利用DEA模型对其成因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能源效率分布明显地是由西向东逐步提升,西部地区大多数省份的效率值很低,而东部地区省份多为最高效率或次高效率,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的第二、三产业技术和生产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缩小与东部地区经济差距的最优路径是使经济更加开放,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中期以制造业为核心、重心逐渐向服务业转移的长期经济发展体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区域部门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差异收敛分析 [J].
齐绍洲 ;
李锴 .
经济研究, 2010, 45 (02) :109-122
[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 [J].
张唯实 .
统计与决策, 2009, (23) :110-112
[4]   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魏楚 ;
沈满洪 .
管理世界, 2007, (08) :66-76
[5]   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 [J].
王志刚 ;
龚六堂 ;
陈玉宇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2) :55-66+206
[6]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7]  
Non-renewable resources and growth with vertical innovations: optimum, equilibrium and economic policies[J] . André Grimaud,Luc Rougé.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200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