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梨黑心病发病机理及防治

被引:2
作者
申连长
机构
[1] 河北工程学院永年
关键词
黑心病; CO; 急冷; 贮藏期; 鸭梨; 果心; 发病机理;
D O I
10.16626/j.cnki.issn1000-8047.2004.06.008
中图分类号
S436.612 [梨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正>鸭梨黑心病是鸭梨贮藏期的主要生理性病害,发病轻者果心变褐色,发病重者果肉也变为褐色。鸭梨黑心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技术前人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鸭梨黑心病在冷藏条件下有2种类型:一种是前期发生黑心,多发生在鸭梨贮藏至第30-50天;另一种是后期黑心,多发生在鸭梨贮藏至第2年的2-3月,一般认为,前期黑心是由于降温过快而引起的一种冷害,后期黑心是由于果实衰老而引起。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套袋对莱阳茌梨果皮结构和PPO、POD活性的影响 [J].
张华云 ;
王善广 ;
牟其芸 ;
姜明星 ;
孙凤兰 .
园艺学报, 1996, (01) :23-26
[2]   莱阳茌梨酚类物质合成的调节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J].
鞠志国 ;
刘成连 ;
原永兵 ;
戴洪义 ;
阎升平 ;
徐军 .
中国农业科学, 1993, (04) :44-48
[3]   鸭梨酶促褐变的生化机制及底物鉴定 [J].
吴耕西 ;
周宏伟 ;
汪建民 .
园艺学报, 1992, (03) :198-202
[4]   酚类物质与梨果实品质的研究进展 [J].
鞠志国 .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88, (03) :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