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产业转移能够实现经济和环境双赢吗?——基于环境规制视角的研究

被引:61
作者
张彩云 [1 ]
郭艳青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污染产业转移; “U”形曲线; 经济与环境双赢;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5.10.001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产业调整的加快,污染产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问题日益严重。文章从环境规制视角对区际污染产业转移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的分省区面板数据进行了经验考察。研究发现:(1)环境规制水平与污染产业转移呈现"U"形关系,地方政府的末端治理会激励企业提高生产率并增加产出,进而导致污染产业转入;(2)有针对性地加强环境规制,既能促进产业发展,也能有效降低污染排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研究所蕴含的政策含义是:政策制定者应对企业的治污技术研发等给予税收优惠或补贴;可以酌情实施累进制环境税率,在招商引资时,可以根据转移产业的污染程度做出相机选择;各省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适当提高环境规制水平,以期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双赢。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发展阶段变迁与中国环境政策选择 [J].
林伯强 ;
邹楚沅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5) :81-95+205
[2]   中国工业的污染避难所区域效应——基于2002—2012年工业总体与特定产业的测度与验证 [J].
彭可茂 ;
席利卿 ;
雷玉桃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10) :44-56
[3]   波特假说的滞后性和最优环境规制强度分析——基于系统GMM及门槛效果的检验 [J].
李平 ;
慕绣如 .
产业经济研究, 2013, (04) :21-29
[4]   “污染避难所”在中国是否存在?——环境管制与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的实证研究 [J].
侯伟丽 ;
方浪 ;
刘硕 .
经济评论, 2013, (04) :65-72
[5]   中国区域间隐含污染转移研究 [J].
李方一 ;
刘卫东 ;
唐志鹏 .
地理学报, 2013, 68 (06) :791-801
[6]   国内污染密集型产业区际转移路径及引申——基于2000—2011年相关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 [J].
何龙斌 .
经济学家, 2013, (06) :78-86
[7]  
内生的环境规制:“污染天堂假说”在中国的再检验[J]. 林季红,刘莹.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01)
[8]   广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机制——基于2000~2009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 [J].
沈静 ;
向澄 ;
柳意云 .
地理研究, 2012, 31 (02) :357-368
[9]   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及其区域分布变化趋势 [J].
刘巧玲 ;
王奇 ;
李鹏 .
生态经济, 2012, (01) :107-112
[10]   环境规制、区际产业转移与污染避难所效应——基于省级面板Poisson模型的实证分析 [J].
魏玮 ;
毕超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3 (08) :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