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终极所有权结构与股权激励绩效探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平衡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10
作者
刘存绪 [1 ]
何凡 [2 ]
机构
[1] 四川教育学院
[2] 四川教育学院经济贸易管理系
关键词
终极所有权; 股权激励; 公司治理; 代理成本;
D O I
10.13502/j.cnki.issn1000-7636.2011.05.005
中图分类号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利用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首次宣布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结构及其对股权激励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终极所有者控制的现象,终极所有者的现金流权与股权激励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其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与股权激励绩效显著负相关,当终极所有者为国有身份时,公司取得的股权激励绩效更好,验证了国有终极所有者的"支持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终极控制权、法律环境与公司财务风险——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 [J].
苏坤 ;
张俊瑞 ;
杨淑娥 .
当代经济科学, 2010, 32 (05) :80-87+127
[2]   终极所有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J].
肖作平 .
证券市场导报, 2010, (09) :12-19
[3]   股权激励制度与盈余管理程度——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何凡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 (02) :135-140
[4]   公司治理理论的最新进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J].
陈仕华 ;
郑文全 .
管理世界, 2010, (02) :156-166
[6]   终极所有权结构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甄红线 ;
史永东 .
中国工业经济, 2008, (11) :108-118
[7]   终极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现金持有量价值的实证研究 [J].
沈艺峰 ;
况学文 ;
聂亚娟 .
南开管理评论, 2008, (01) :15-23+38
[8]   股权激励理论研究综述 [J].
谢作渺 ;
薛冬雪 ;
董菁 .
工业技术经济, 2007, (03) :4-6
[9]   不同股权结构下的委托代理问题:理论与中国的现实 [J].
李源 .
广东社会科学, 2005, (06) :47-52
[10]   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 [J].
叶勇 ;
胡培 ;
何伟 .
管理科学, 2005, (02) :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