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网络对西北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影响

被引:36
作者
刘强 [1 ]
杨东 [2 ]
机构
[1] 天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高铁; 旅游可达性; 旅游经济联系; 西北地区; 空间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基于GIS平台,以城市间的最短旅行时间和"小时经济圈"及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数等数据为基础数据,通过可达性、修正引力模型等指标,分析了兰新高铁开通前后沿线各城市旅游交通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兰新高铁提升了沿线城市旅游交通的可达性;(2)兰新高铁带来了旅游交通格局的变化,显示出兰州为高铁线路东翼核心、嘉峪关为中翼核心、乌鲁木齐为西翼核心、东中西三翼相互抱团的空间特征;(3)兰新高铁加速了旅游业的发展,沿线城市旅游经济受高铁带动明显;(4)兰新高铁缩短了起止点城市的距离,更拉近了沿线比邻城市间的距离,催生同城效应,形成多个1 h旅游经济圈。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广西高速铁路对其经济带内旅游业的影响 [J].
卜伟 ;
陈灿 ;
刘怡娴 .
旅游论坛, 2013, 6 (02) :63-66
[12]   高速铁路对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影响研究综述 [J].
李廷智 ;
杨晓梦 ;
赵星烁 ;
梁进社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3, (02) :71-79
[13]   高速交通设施对旅游目的地空间格局影响分析——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 [J].
杨祎 ;
梁修存 ;
黄润 .
皖西学院学报, 2012, 28 (05) :55-59
[14]   铁路提速对可达性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以兰新铁路沿线区域为例 [J].
张晓州 ;
白永平 ;
张胜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 (05) :21-24
[15]   福建省综合交通可达性格局及其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关系分析 [J].
陈松林 ;
陈进栋 ;
韦素琼 .
地理科学, 2012, 32 (07) :807-815
[16]   高速铁路与旅游业:成果评述与经验启示 [J].
殷平 .
旅游学刊, 2012, 27 (06) :33-40
[17]   高速铁路对河南沿线城市可达性及经济联系的影响 [J].
孟德友 ;
陆玉麒 .
地理科学, 2011, 31 (05) :537-543
[18]   京沪高铁对区域中心城市陆路可达性影响 [J].
蒋海兵 ;
徐建刚 ;
祁毅 .
地理学报, 2010, 65 (10) :1287-1298
[19]   高速铁路网对我国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影响 [J].
王欣 ;
邹统钎 .
经济地理, 2010, 30 (07) :1189-1194
[20]   高速铁路对我国旅游业的预期影响与对策思考 [J].
张明 .
价值工程, 2010, 29 (11) :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