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学方法论

被引:22
作者
张卫平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学; 法学方法论; 规范分析方法; 社会科学方法; 法律实证方法;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16.02.001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民法学与民事诉讼法学在方法论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应当根据民事诉讼运行的特点,摆脱实体法学方法的影响,探究民事诉讼法学应有的思维和方法,应树立多维时空思维、多重价值衡平思维、多重主体思维。规范分析方法是民事诉讼法研究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在民事诉讼法适用方面不可能因为社会科学方法的应用而走向黄昏和衰落。社会科学方法和法律实证方法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方法更侧重于为民事诉讼法基本规范的建构和修正发挥作用。作为接受过规范分析方法训练的法律人应当对社会科学方法和法律实证方法持有足够的敬畏和尊重,讲究运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2]   法律议论的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 [J].
季卫东 .
中国法学, 2015, (06) :25-41
[3]   当代中国的法律实证研究 [J].
程金华 .
中国法学, 2015, (06) :60-78
[4]   民事案件受理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J].
张卫平 .
法商研究, 2015, 32 (03) :3-15
[5]   论虚假诉讼:兼评我国第三人撤销诉讼实践 [J].
任重 .
中国法学, 2014, (06) :241-262
[6]   实现担保物权非讼许可裁定的文本分析——基于北京、重庆、广东三地法院的考察 [J].
毋爱斌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4, 32 (05) :181-189
[7]   小额诉讼的实证分析 [J].
唐力 ;
谷佳杰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4, 22 (02) :12-19
[8]   “调解优先”:改革范式与法律解读 以O市法院改革为样本 [J].
吴英姿 .
中外法学, 2013, 25 (03) :536-555
[9]   论小额诉讼制度的司法困境与制度构建 [J].
李江蓉 .
法律适用, 2012, (08) :77-79
[10]   再审事由规范的再调整 [J].
张卫平 .
中国法学, 2011, (03) :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