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快速城市化边缘区社会脆弱性评价与影响因素

被引:61
作者
何艳冰 [1 ,2 ]
黄晓军 [1 ]
翟令鑫 [1 ]
闫倩 [1 ]
杨新军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利用; 社会脆弱性; 适应; 城市边缘区; 西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脆弱性理论是分析人地相互作用程度、机理与过程的重要工具,为可持续性评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将社会脆弱性工具应用到城市边缘区研究中,视快速城市化为主要干扰,选取西安城市边缘区所辖街道为基本单元,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3方面构建社会脆弱性评价框架与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函数模型法以及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社会脆弱性程度进行评价,揭示社会脆弱性空间分异格局,探究社会脆弱性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西安城市边缘区的暴露度格局呈现出自中心向外围渐趋减缓的特征;敏感性程度的高、低分布与暴露度的低、高分布在空间上具有相似性;适应能力的空间规律性不明显;(2)社会脆弱性空间分布不均衡,以中、低等级为主,低等级街道分布在城市内边缘区,中等级街道分散在城市外边缘区;(3)建设用地面积比重等8个因子对社会脆弱性有重要影响,土地利用方式与景观格局的变化以及物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城市边缘区社会脆弱性形成的主要原因,社会系统体制转换阶段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社会脆弱性;(4)城市边缘区应通过优化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以适应城市化的扰动,包括制定适应性管理政策和加强城市边缘区社会适应能力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1315 / 132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东北振兴以来东北地区城市脆弱性时空格局演变 [J].
赵林 ;
王维 ;
张宇硕 ;
李瑞 ;
吴殿廷 .
经济地理, 2014, 34 (12) :69-77
[2]   区域人地耦合系统脆弱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J].
田亚平 ;
向清成 ;
王鹏 .
地理研究, 2013, 32 (01) :55-63
[3]   基于多准则判断的城市边缘区界定及其特征 [J].
王海鹰 ;
张新长 ;
康停军 ;
赵元 .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 (04) :703-714
[4]   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转型中的征地冲突研究 [J].
马学广 .
规划师 , 2011, (03) :61-65
[5]   基于PSE模型的矿业城市经济发展脆弱性研究 [J].
孙平军 ;
修春亮 .
地理研究, 2011, 30 (02) :301-310
[6]   还没摆脱城市化冒进误区 [J].
陆大道 .
人民论坛, 2010, (19) :26-26
[7]   辽源市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及其规避措施 [J].
刘继生 ;
那伟 ;
房艳刚 .
经济地理, 2010, 30 (06) :944-948
[8]   全球环境变化下人-环境耦合系统的脆弱性研究综述 [J].
陈萍 ;
陈晓玲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4) :454-462
[9]   基于集对分析的大庆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 [J].
苏飞 ;
张平宇 .
地理学报, 2010, 65 (04) :454-464
[10]   北京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特征及驱动机制 [J].
张宁 ;
方琳娜 ;
周杰 ;
宋金平 ;
江君 .
地理研究, 2010, 29 (03) :47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