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粮食安全的内涵、评估方法及保障措施

被引:42
作者
马树庆 [1 ]
王琪 [2 ]
机构
[1] 吉林省气象台
[2] 吉林省气象研究所
关键词
区域粮食安全; 定义和内涵; 评估指标和方法; 保障措施; 吉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区域粮食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组成部分,其定义和内涵存在鲜明的时代和地域差异,从保证当地经济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大局来看,粮食调出省份也存在粮食安全问题。文章阐述不同时代和地域粮食安全,以吉林省为例,定义粮食大省粮食安全的概念和内涵,指出粮食大省粮食安全内涵的核心不是解决吃饭问题,而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保证全国粮食供给的问题,应是以满足生产的不断发展和能够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为目标。文章根据吉林省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现状,把粮食产量及其波动、粮食消耗和贸易、仓储能力等作为主要评估指标,用特尔菲法和权重平均法建立了粮食安全定量评估方法。评估结果表明:80年代前的粮食短缺阶段,吉林省粮食状况是很不安全的;现阶段吉林省多数年份粮食安全度较高,但几个严重干旱年是不安全或较不安全的。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本文最后指出,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一是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二是粮食种植面积变化、农业投入、市场价格和政策。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一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防御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二是稳定粮食作物面积,加强农业技术开发,完善粮食政策和市场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区域主要食物资源安全评价及其安全对策——以福建省为例 [J].
姚成胜 ;
朱鹤健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5) :832-840
[2]   中国基于人粮关系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从分县到全国 [J].
封志明 ;
杨艳昭 ;
张晶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5) :865-875
[3]   21世纪初中国粮食短缺地区的空间格局和区域差异 [J].
殷培红 ;
方修琦 ;
马玉玲 ;
田青 .
地理科学, 2007, (04) :463-472
[4]   关于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几个问题的探讨 [J].
白美清 .
粮食问题研究, 2007, (04) :4-6
[5]   中国粮食安全及其主要指标研究 [J].
程亨华 ;
肖春阳 .
财贸经济, 2002, (12) :70-73
[6]  
粮豆产量中长期预测.[J].马树庆;.预测.1989, 04
[7]  
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研究进展.[M].王春乙; 主编.气象出版社.2007,
[8]  
保障粮食安全与提高农产品质量.[M].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9]  
中国粮食总量平衡与区域布局调整研究.[M].王道龙等主编;.气象出版社.2004,
[10]  
农业气象防灾调控工程与技术系统.[M].徐祥德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