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居住权视角下城中村改造问题的思考

被引:9
作者
孙林 [1 ,2 ]
机构
[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中村; 农民工; 居住权; 低成本生活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作为进城农民工落脚之地的城中村,是我国土地城市化特有产物,大规模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在20世纪末开始进入改制改造高潮。但由于农民工的居住权始终没有得到基本的尊重与保护,使得城中村作为城市低成本生活区的使命难以终结,这种过快过急的改造运动既不能消灭也不能满足庞大农民工的中低端住房需求,会进一步催生和复制出一个个新的"类城中村"这样的非正式廉租房市场,并且会变得更隐蔽、更复杂、更难治理。农民工也面临着是选择蜗居到更远的城中村、群租到市区抑或逃离城市的新困惑。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职业、身份与权利的错配:城中村村民艰难的城市化之路 [J].
孙林 .
宁夏社会科学, 2012, (06) :66-71
[2]   北京低收入大学毕业生聚居体研究——唐家岭现象及其延续 [J].
顾朝林 ;
盛明洁 .
人文地理, 2012, 27 (05) :20-24+103
[3]   城市住房群租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J].
顾书桂 .
云南社会科学, 2012, (05) :88-92
[4]   摇摆的青春:从逃离“北上广”到逃回“北上广”的白领困境 [J].
胡小武 .
中国青年研究, 2012, (03) :66-69+56
[6]   论公民住房权的宪法保障 [J].
朱福惠 ;
李燕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 (02) :118-122+246
[7]   论公民住房权:权利内涵及其实现之道——以长沙市为个案分析对象 [J].
张小罗 ;
周刚志 .
法学杂志, 2009, 30 (01) :39-42
[8]   “居住权”与市民待遇:城市改造中的“第四方群体” [J].
赵晔琴 .
社会学研究, 2008, (02) :118-132+244
[9]   我国“类贫民窟”的形成逻辑——关于城中村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 [J].
蓝宇蕴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05) :147-153
[10]   论城中村改造的社会基础——以广州市城中村为例的研究 [J].
蓝宇蕴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2) :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