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权”与市民待遇:城市改造中的“第四方群体”

被引:60
作者
赵晔琴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市改造; 居住权; 第四方群体; 住房排斥;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8.02.006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近年来,上海的旧城改造成为备受国内外关注的一个话题。本研究从"居住权"入手,以上海市C小区的动迁过程为个案,探讨在城市改造背景下,同样作为城市居住者的大量乡城迁移人员的居住权益问题。笔者认为,大量乡城迁移者在城市改造中遭到集体性的住房排斥,他们往往是改造中的最弱势群体,缺乏利益表达和诉求的可能性。这里,笔者提出"第四方群体"的概念,并且认为,农民工的"居住权"被忽视这一社会事实的存在,一方面有赖于政府在制度和政策上的种种设置与安排,另一方面也与农民工自身的集体无意识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32+244 +244-24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 [J].
应星 .
社会学研究, 2007, (02) :1-23+243
[2]   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 [J].
陈映芳 .
社会学研究, 2006, (04) :1-20+242
[3]   论居住权的法律地位 [J].
曾大鹏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27-31
[4]   集体行动何以成为可能——对一起集体上访、静坐事件的个案研究 [J].
游正林 .
学海, 2006, (02) :33-43
[5]   城市拆迁管理过程中利益共同体的合谋行为研究 [J].
户邑 ;
彭小兵 .
长春大学学报, 2005, (03) :71-75
[6]   “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 [J].
陈映芳 .
社会学研究, 2005, (03) :119-132+244
[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社会公正问题研究述评 [J].
唐斌尧 .
教学与研究, 2005, (01) :69-76
[8]   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 [J].
陈映芳 .
战略与管理, 2003, (06) :87-92
[9]   “身分+契约”——中国农民“从身分到契约”过程中的艰难特定阶段 [J].
严新明 ;
于水 .
铜陵学院学报, 2003, (03) :6-11
[10]   二元劳动力市场中的农民工权益问题 [J].
任丽新 .
理论学刊, 2003, (04) :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