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如何支持实体经济的供给侧改革?——基于企业进入退出的视角

被引:28
作者
吴晗 [1 ]
贾润崧 [2 ,3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北京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3] 中国银监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 中小银行; 僵尸企业; 供给侧改革;
D O I
10.16538/j.cnki.jfe.2016.12.010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2 ; 120202 ;
摘要
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未来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此背景下,作为我国金融部门主体的银行业应如何支持实体经济的供给侧改革,真正实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问题值得关注。文章利用我国工业企业数据探讨银行业结构如何推动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研究结果表明:中小银行的发展可以改善信贷配置结构进而有效地降低行业资源的错配程度,提高行业生产率。中小银行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僵尸企业"的生存风险,迫使其退出市场,还可以缓解高效率企业生产扩张所面临的融资约束,促进高效率企业成长。因此,银行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化解"僵尸企业"难题、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僵尸企业”存在之谜:基于企业微观因素的实证解释——来自2015年“中国企业-员工匹配调查”(CEES)的经验证据 [J].
程虹 ;
胡德状 .
宏观质量研究, 2016, (01) :7-25
[2]   “僵尸企业”治理的他国经验 [J].
熊兵 .
改革, 2016, (03) :120-127
[3]   市场进入与经济增长——以中国制造业为例的实证分析 [J].
李坤望 ;
蒋为 .
经济研究, 2015, 50 (05) :48-60
[4]   银行业市场结构、融资依赖与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入——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视角下的经验分析 [J].
吴晗 ;
段文斌 .
财贸经济, 2015, (05) :72-83
[5]   中小银行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新结构经济学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视角下的经验研究 [J].
姚耀军 ;
董钢锋 .
财经研究, 2014, 40 (01) :105-115
[6]   银行部门的市场化、信贷配置与工业重构 [J].
简泽 ;
干春晖 ;
余典范 .
经济研究, 2013, 48 (05) :112-127
[7]   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之间配置关系的检验——兼论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 [J].
刘小玄 ;
周晓艳 .
金融研究, 2011, (02) :57-70
[8]   银行业改革、市场化与信贷资源的配置 [J].
孙亮 ;
柳建华 .
金融研究, 2011, (01) :94-109
[9]   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 [J].
林毅夫 ;
孙希芳 ;
姜烨 .
经济研究, 2009, 44 (08) :4-17
[10]   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 [J].
余明桂 ;
潘红波 .
管理世界, 2008, (08) :9-21+3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