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合理配置视角下中国潜在产出测算

被引:7
作者
乔红芳 [1 ,2 ]
沈利生 [3 ,4 ]
机构
[1]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3] 华侨大学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实物资本; 人力资本; 最佳比例潜在产出; 潜在损失;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5.12.005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假定在当前生产要素利用率条件下,由于投入的要素存在着错配,产出未达到最大,只要改变投入要素的配置,在投入要素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就可实现产出的最大。将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达到最佳配置比例时达到的产出水平,定义为潜在产出,而实际产出对潜在产出的偏离就是潜在损失或是效率损失。以MRW模型为基础,基于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合理配置视角,对中国1978—2011年间的潜在产出和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两种资本的产出弹性之比为2.53,远远低于其存量之比9.53;潜在产出曲线明显位于实际产出曲线之上且两条曲线的差距越来越大,说明潜在损失为正且绝对额越来越大;1978—2011年时段潜在产出年均增长率比实际产出年均增长率高出0.04%;潜在损失变化的阶段特征反映出各时段两种资本之比偏离最佳配置比例的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5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产出缺口的通胀效应与“十二五”时期中国的通胀前景 [J].
黄涛 ;
杨建龙 ;
江明清 .
宏观经济研究, 2013, (04) :3-9+38
[2]   中国生产率变化与经济增长源泉:1978~2010年 [J].
李平 ;
钟学义 ;
王宏伟 ;
郑世林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30 (01) :3-21
[3]   我国资本存量估算的比较分析 [J].
李宾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12) :21-36+54
[4]   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季度产出缺口测度 [J].
马文涛 ;
魏福成 .
管理世界, 2011, (05) :39-65
[5]   基于生产函数法的潜在产出估计、产出缺口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978~2009 [J].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
杨国中 ;
李宏瑾 .
金融研究, 2011, (03) :42-50
[6]   中国产出缺口的实时估计及其可靠性研究 [J].
郑挺国 ;
王霞 .
经济研究, 2010, 45 (10) :129-142
[7]   中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测算:1952~2008 [J].
沈坤荣 ;
李猛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0, 12 (05) :5-10+35
[8]   中国潜在产出的估计与“自然率假说”的检验 [J].
黄梅波 ;
吕朝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7) :3-20
[9]   基于SVAR模型的中国产出缺口估计及评价 [J].
郭红兵 ;
陈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5) :116-128
[10]   基于小波降噪方法和季度数据的中国产出缺口估计 [J].
杨天宇 ;
黄淑芬 .
经济研究, 2010, 45 (01) :11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