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解析

被引:95
作者
张佰林 [1 ]
高江波 [2 ]
高阳 [3 ]
蔡为民 [1 ]
张凤荣 [3 ]
机构
[1]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驱动力; 效应; 土地整治; 山区;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山区土地开发及其导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农业社会人地关系紧张的体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减轻了山区农村土地的人为扰动,由此驱动土地利用发生转型,引发一系列自然和社会经济效应。按照"土地利用转型—驱动力—效应—响应"的分析框架,剖析中国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的特征和规律,提出山区农村土地整治的响应措施。研究表明:(1)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体现出土地利用形态在长期变化过程中的趋势性转折,显性形态转型即由农业社会的耕地扩张和林地收缩演变为城镇化进程中的耕地收缩和林地恢复性增长,隐性形态转型即伴随上述过程发生的土地边际化及生态功能恢复;(2)社会经济因素主导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过程,劳动力转移引发土地人为扰动减轻是直接驱动力,务农机会成本上升、恶劣的生存环境等引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更为根本的驱动力;(3)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降低了土地生态系统脆弱性并提高了其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其社会经济效应应聚焦山区农村发展与农户生计安全层面,并亟需实证研究的支撑;(4)当前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是自然恢复和生态优化的良性过程,有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山区农村土地整治要顺应其土地利用转型规律,目标导向从耕地数量增加转向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福祉协同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503 / 51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86 条
[31]   乡村人口迁出对生态脆弱地区植被覆被的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J].
李仕冀 ;
李秀彬 ;
谈明洪 .
地理学报, 2015, 70 (10) :1622-1631
[32]   基于土地利用转型的湖南省生态弹性研究 [J].
廖柳文 ;
秦建新 ;
刘永强 ;
李婷婷 .
经济地理, 2015, 35 (09) :16-23
[33]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J].
龙花楼 .
地理研究, 2015, 34 (09) :1607-1618
[34]   山东省沂水县农村非农化程度差异及驱动力 [J].
张佰林 ;
张凤荣 ;
曲宝德 ;
李灿 ;
陈军伟 .
地理学报, 2015, 70 (06) :1008-1021
[35]   山区耕地边际化特征及其动因与政策含义(英文) [J].
邵景安 ;
张仕超 ;
李秀彬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5, 25 (06) :701-722
[36]   劳动力务农机会成本对农地边际化的驱动作用 [J].
郝海广 ;
李秀彬 ;
张惠远 ;
张继平 ;
谈明洪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 (03) :50-56
[37]   基于主导功能的江苏省土地利用转型特征与驱动力 [J].
陈龙 ;
周生路 ;
周兵兵 ;
吕立刚 ;
昌亭 .
经济地理, 2015, 35 (02) :155-162
[38]   近20a三峡库区农林地利用变化图谱特征分析 [J].
王金亮 ;
邵景安 ;
李阳兵 .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 (02) :235-247
[39]   近20年三峡库区(重庆段)森林景观退化特征 [J].
邵景安 ;
郭跃 ;
陈勇 ;
谢德体 .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11) :1-11
[40]   中国土地整治新增耕地时空变化及其分析 [J].
周建 ;
张凤荣 ;
王秀丽 ;
张佰林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9) :28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