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地关系现状及预测——基于生态足迹和GM模型的分析

被引:10
作者
张远索 [1 ,2 ]
张占录 [2 ]
孟斌 [1 ]
朱海勇 [1 ]
机构
[1]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GM(1,1)模型; 人地关系; 北京市;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2011.05.004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采用改进过的生态足迹模型对北京市的人地关系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应用GM(1,1)模型对其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的未来变动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北京市近十年来耕地生态足迹逐年增加,其中区域耕地生态足迹的变化幅度比人均耕地生态足迹的变化幅度大;耕地生态承载力逐年降低,其中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的降幅较区域耕地生态承载力的降幅更加明显。耕地生态足迹与耕地承载力异向变化,加剧了生态赤字逐年加大的幅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规模、提高耕地产出能力及保持耕地产品地区间流动性等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福建省养猪业的环境问题与防治对策 [J].
官雪芳 ;
林斌 ;
方志坚 ;
徐庆贤 ;
钱午巧 .
能源与环境, 2009, (04) :59-61
[2]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补偿 [J].
信欣 .
城市问题, 2009, (08) :66-70
[3]   青贮饲料喂养牲畜对比试验效果观察 [J].
宋先鹏 ;
李博 .
山东畜牧兽医, 2009, 30 (08) :13-13
[4]   基于重金属污染的耕地生态承载力改进模型研究 [J].
朱利群 ;
陈长青 ;
卞新民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 25 (03) :21-24+29
[5]   我国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与预测 [J].
谭秀娟 ;
郑钦玉 .
生态学报, 2009, 29 (07) :3559-3568
[6]   粮食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以泉州市为例 [J].
王金水 ;
林育芳 .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9, 11 (02) :5-8
[7]   基于EMD的中国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动力学预测 [J].
张衍广 ;
李茂玲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9, (01) :13-17
[8]   基于生态足迹的河南省耕地利用状况分析 [J].
赵红娟 ;
蔡银莺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5) :40-45
[9]   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理论模型及实证研究 [J].
哈斯巴根 ;
李百岁 ;
宝音 ;
乌敦 .
地理科学, 2008, (02) :189-194
[10]   辽宁省耕地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J].
桑秋 ;
苏飞 ;
张平宇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3) :1142-1143+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