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人控制、国企分红机制安排和政府收入

被引:20
作者
钱雪松
孔东民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红利支付; 内部人控制; 公司治理;
D O I
10.19361/j.er.2012.06.002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构造了一个内生化国企内部人行为的代理模型,引入政府强制征收红利因素,考察了最优分红比例和红利征收处置问题。分析表明,政府收入与分红比例呈现倒U型关系:在红利支付比例超过一定门槛值之后,继续提高分红比例会降低政府红利收入。本文强调了国企分红机制安排的重要性,其一,红利征收部门要有激励和能力提升公司治理以缓解内部人控制问题,避免国企出现无红可分局面;其二,处置红利收入时防止国企利润在国有经济部门内部低效循环,尽量将其导出国企部门,以降低国企争夺红利引致的搭便车激励和寻租行为的负面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4+64 +6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国企分红、在职消费与公司业绩 [J].
罗宏 ;
黄文华 .
管理世界, 2008, (09) :139-148
[2]   国企分红、治理因素与过度投资 [J].
魏明海 ;
柳建华 .
管理世界, 2007, (04) :88-95
[3]   国企利润和改制收入应纳入国家预算 [J].
王石生 .
科学决策, 2006, (10) :17-19
[4]   国企分红:分多少? 分给谁? [J].
高路易 ;
高伟彦 ;
张春霖 .
中国投资, 2006, (04) :47-49
[5]   融资成本、寻租行为和企业内部资本配置 [J].
邹薇 ;
钱雪松 .
经济研究, 2005, (05) :64-74
[6]   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 [J].
陈冬华 ;
陈信元 ;
万华林 .
经济研究, 2005, (02) :92-101
[7]   中国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实证分析 [J].
平新乔 ;
范瑛 ;
郝朝艳 .
经济研究, 2003, (11) :42-53+92
[8]   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剩余支配权 [J].
刘小玄 .
经济研究, 1996, (05) :3-11
[9]   Theft and taxes [J].
Desai, Mihir A. ;
Dyck, Alexander ;
Zingales, Luigi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7, 84 (03) :591-623
[10]   Managerial incentives and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J].
De Motta, A .
JOURNAL OF FINANCE, 2003, 58 (03) :119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