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视域下碳标签的制度变革与法律规制

被引:14
作者
魏德才
机构
[1] 海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碳足迹; 碳标签; 碳标签评价;
D O I
10.16614/j.gznuj.skb.2023.03.013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083305 ; 1204 ;
摘要
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碳标签制度正在经历着深刻变革,表现为:碳标签的含义和种类正在丰富,碳标签的市场属性正在增强,让碳标签进入我国法律的呼声正在增强。为确保碳标签制度变革的方向性,有必要对其进行法律规制。规制的重点在于:为碳标签评价确立市场、公益、社会化三个原则。面对碳标签制度变革的挑战,这里有两点建议:一是国务院设立碳标签工作协调机制;二是国务院颁布《碳标签评价指导意见》。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司法保障 [J].
邓禾 ;
李旭东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4 (05) :37-49
[2]   哈尔滨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创新研究 [J].
蔡德发 ;
马晓玉 .
经济研究导刊, 2022, (02) :138-140
[3]   地权分置、资本下乡与乡村振兴——基于公共服务的视角 [J].
赵燕菁 ;
宋涛 .
社会科学战线, 2022, (01) :41-50+281
[4]   关于中国钢铁行业产品碳足迹评价标准化工作的思考 [J].
李新创 ;
李晋岩 ;
霍咚梅 ;
冯帆 ;
王超 .
中国冶金, 2021, 31 (12) :1-7
[5]   碳标签制度的国际实践及其对我国探索的启示与借鉴 [J].
邱峰 .
西南金融, 2021, (12) :28-42
[6]   国际标准差异对产品碳足迹核算的影响分析——以胶版印刷纸为例 [J].
李楠 ;
刘盈 ;
王震 .
环境科学学报, 2020, 40 (02) :707-715
[7]   论国家干预及其法治化 [J].
邱本 .
财经法学, 2016, (04) :25-38
[8]   国际碳标签政策体系及其宏观经济影响研究 [J].
李长河 ;
吴力波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67 (02) :94-101
[9]   低碳壁垒的法律分析与应对思考 [J].
沈木珠 .
法学杂志, 2011, 32 (07) :29-33
[10]   西方国家碳标识规范法律正当性之缺失及其应对 [J].
董勤 .
法学, 2011, (02) :11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