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评价:中国一流大学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少的瓶颈因素——基于国内外精英科学家的调查结果

被引:23
作者
刘莉
董彦邦
朱莉
张梦琪
刘念才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科研评价; 重大原创性成果; 中国一流大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4 [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重大原创性成果是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重大原创性成果的产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科研评价直接关系到科研人才的成长、科研环境的优劣等与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密切相关的要素,科研评价是我国一流大学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少的瓶颈因素。从长远来看,我国一流大学应建立长效评价与有效激励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将原始性创新纳入评价标准,逐步建立起与原创性研究的特点相适应的高校科研评价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挑战—阻碍性科研压力源对科研绩效的作用机理——科研焦虑与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 [J].
王仙雅 ;
林盛 ;
陈立芸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 35 (03) :23-30
[2]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世界一流大学 [J].
陈其荣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7 (06) :17-38
[3]   原创研究何以可能——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启示 [J].
黄涛 .
科技导报, 2009, 27 (24) :94-95
[4]   我国“零诺贝尔奖现象”的教育学归因 [J].
林永柏 .
教育科学 , 2009, (06) :31-36
[5]   高校科研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J].
刘恩允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 (01) :39-42
[6]   诺贝尔奖:原创性与科学积累 [J].
吴海江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2, (11) :28-31
[7]  
改革科技评价制度促进重大原始创新[N]. 顾行发.人民政协报. 2017 (003)
[8]  
呼唤平等宽容创新的科学文化[N]. 邓大胜,李路路,史慧,高晓巍,刘春平,张丽.光明日报. 2015 (005)
[9]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陈向明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