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空间破碎化研究

被引:26
作者
朱佩娟 [1 ,2 ]
贺清云 [1 ]
朱翔 [1 ,2 ]
崔树强 [1 ]
吴小双 [1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科学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空间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城市空间破碎化; 城市空间结构; 多学科融贯研究; 情景模拟; 地学信息图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空间破碎化是城市空间演进的客观现象,表现为城市空间单元碎化、空间分割加强、空间联系弱化和空间整体功能下降,具有空间形态的封闭性、空间联系的阻隔性和空间功能的失配性等特征,是城市品质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是城市空间格局与过程分析的新内容。"空间破碎化"是对"景观破碎化"的拓展和深化,有助于从更为综合整体的空间视角研究城市。"空间破碎化"研究应遵循"格局过程刻画→形成机理分析→调控模式设计"的分析框架,围绕城市空间破碎化的概念、特征、测度、机理、动态模拟和调控模式等内容,采用景观指数、空间句法、多智能体情景模拟和地学信息图谱集成的方法进行多学科融贯的综合分析,可为制定城市发展政策、促进城市发展转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480 / 49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31]   城市空间结构和用地模式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J].
丁成日 .
城市交通, 2010, 8 (05) :28-35
[32]   新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J].
宋伟轩 ;
吴启焰 ;
朱喜钢 .
地理学报, 2010, 65 (06) :685-694
[33]   城市多样性与紧凑性:状态表征及关系辨析 [J].
沈清基 ;
徐溯源 .
城市规划, 2009, 33 (10) :25-34+59
[34]   基于景观指数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以台湾宜兰利泽简湿地为例 [J].
林孟龙 ;
曹宇 ;
王鑫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1) :139-143
[35]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仿真模型框架研究 [J].
陶海燕 ;
潘茂林 ;
黎夏 ;
陈晓翔 .
系统仿真学报, 2007, (21) :5086-5089+5092
[36]   “全球城市”极化与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J].
李志刚 ;
吴缚龙 ;
高向东 .
地理科学, 2007, (03) :304-311
[37]   长沙城市土地扩张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周国华 ;
贺艳华 .
地理学报, 2006, (11) :1171-1180
[38]   空间句法:从图论的角度看中微观城市形态 [J].
杨滔 .
国外城市规划, 2006, (03) :48-52
[39]   北京东灵山地区景观格局及破碎化评价 [J].
马克明 ;
傅伯杰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0, (03) :320-326
[40]   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 [J].
俞孔坚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7, (04) :43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