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极化与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44
作者
李志刚 [1 ]
吴缚龙 [2 ]
高向东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2] 卡的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
[3]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 全球城市; 极化; 上海;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7.03.022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采用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对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的当前趋势进行探讨,结合中国崛起的历史性、地域性,针对上海城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转型问题,对全球化下我国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趋向进行分析,发现上海目前的社会经济结构尚未出现社会空间极化。通过对社会空间因子空间分布的实证分析,进一步揭示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程度尚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304 / 3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2000)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研究, 2003, (04) :465-483
[2]   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冯健 ;
周一星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3) :204-215
[3]   城市外来低收入移民安置与自下而上城市化发展 [J].
田剑平 ;
许学强 ;
赵晓斌 ;
陈振光 .
地理科学, 2002, (04) :476-482
[4]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模式与政策导向的初步研究 [J].
李国平 ;
卢明华 .
地理科学, 2002, (03) :263-269
[5]   城市边缘区景观变化与人为影响的空间分异研究 [J].
陈浮 ;
葛小平 ;
陈刚 ;
彭补拙 .
地理科学, 2001, (03) :210-216
[6]   跨国公司在上海的区位行为及其空间影响 [J].
熊世伟 ;
葛越峰 .
地理科学, 2000, (03) :229-235
[7]   北京流动人口聚落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J].
刘海泳 ;
顾朝林 .
地理科学, 1999, (06) :497-503
[8]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 [J].
顾朝林 ;
徐海贤 .
地理科学, 1999, (04) :320-331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域结构演变与持续发展研究——以南京都市区为例 [J].
吴启焰 ;
任东明 .
地理科学, 1999, (02) :13-18
[10]   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 [J].
顾朝林 ;
C·克斯特洛德 .
地理学报, 1997, (05)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