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增发市场异象的制度背景分析及改革路径探讨

被引:3
作者
俞静 [1 ]
徐斌 [2 ]
吴娟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商学院
[2]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制度背景; 市场环境; 可行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从分析定向增发的概念入手,对体现定向增发制度本身以及制度的市场环境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审核制环境下的市场异象进行了分析,分析过程中与以美国为代表的注册制进行了对比,指出我国定向增发产生种种市场异象的原因在于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制度市场环境的不到位,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改革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长期市场表现:过度乐观还是反应不足? [J].
邓路 ;
王化成 ;
李思飞 .
中国软科学, 2011, (06) :167-177
[2]   盈余质量与定向增发股份解锁后机构投资者的减持行为 [J].
薛爽 ;
郑琦 .
财经研究, 2010, 36 (11) :93-103
[3]   低价定向增发之谜:一级市场抑价或二级市场溢价?——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 [J].
俞静 ;
徐斌 .
证券市场导报, 2010, (06) :34-39+57
[4]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中的利益输送行为研究 [J].
王志强 ;
张玮婷 ;
林丽芳 .
南开管理评论, 2010, 13 (03) :109-116+149
[5]   究竟是大股东利益输送抑或投资者乐观情绪推高了定向增发折扣——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证据 [J].
徐斌 ;
俞静 .
财贸经济, 2010, (04) :40-46
[7]   定向增发新股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J].
章卫东 .
管理世界, 2010, (01) :54-63+73
[8]   定向增发股票的公告效应:资产流动性需要和股权集中度稀释 [J].
彭韶兵 ;
赵根 .
财政研究, 2009, (07) :78-81
[9]   大股东控制下的定向增发和财富转移——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张鸣 ;
郭思永 .
会计研究, 2009, (05) :78-86+97
[10]   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公司短期股价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章卫东 ;
李德忠 .
会计研究, 2008, (09) :73-8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