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导致了金融危机后的我国“货币迷失”现象——国内原因分析与国际经验借鉴

被引:9
作者
许祥云
施宇
邹彤彤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关键词
M2/GDP; 通货膨胀; 货币迷失; 国际经验;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6.10.009
中图分类号
F822.2 [货币管理和流通];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M2/GDP的大幅增加并未引发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存在着"货币迷失"现象。本文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供给过剩带来的竞争压力和输入型紧缩等是导致"货币迷失"现象的重要原因。由于房地产资产泡沫等原因使得资金无法流入实体经济,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扭曲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重要推手。从全球来看,日本、美国等在实施货币宽松尤其是量化宽松政策后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货币迷失"并不是中国孤例。本文研究表明,现实经济发展要求货币政策进行理论创新,当前货币政策的实施不能只关注总量调控,更需要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合理搭配税收、国企改革、金融监管等其他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数量论失效研究 [J].
陈彦斌 ;
郭豫媚 ;
陈伟泽 .
经济研究, 2015, 50 (04) :21-35
[2]   产业结构变动与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研究 [J].
王延军 ;
温娇秀 .
上海金融, 2015, (01) :23-28
[3]   金融交易与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 [J].
赵留彦 ;
赵岩 ;
陈瑛 .
国际金融研究, 2013, (04) :30-40
[4]   电子货币对货币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 [J].
周光友 .
财贸经济, 2010, (07) :13-18+88+136
[5]   支付系统的发展与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分析 [J].
方轶强 .
上海金融, 2009, (09) :27-31
[6]   外部影响与“迷失”货币的成因——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 [J].
王韧 ;
吴健 .
金融研究, 2007, (02) :12-25
[7]   结构变化:“中国货币之谜”的一种新解 [J].
李健 .
金融研究, 2007, (01) :41-52
[8]   产业结构变动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之谜 [J].
汪军红 ;
李治国 .
财经研究, 2006, (09) :61-68
[9]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影响因素: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J].
赵留彦 ;
王一鸣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4) :17-28+205
[10]   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研究 [J].
梁大鹏 ;
齐中英 .
经济科学, 2004, (02) :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