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什么导致了金融危机后的我国“货币迷失”现象——国内原因分析与国际经验借鉴
被引:9
作者:
许祥云
施宇
邹彤彤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来源:
关键词:
M2/GDP;
通货膨胀;
货币迷失;
国际经验;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6.10.009
中图分类号:
F822.2 [货币管理和流通];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M2/GDP的大幅增加并未引发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存在着"货币迷失"现象。本文认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供给过剩带来的竞争压力和输入型紧缩等是导致"货币迷失"现象的重要原因。由于房地产资产泡沫等原因使得资金无法流入实体经济,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扭曲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重要推手。从全球来看,日本、美国等在实施货币宽松尤其是量化宽松政策后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货币迷失"并不是中国孤例。本文研究表明,现实经济发展要求货币政策进行理论创新,当前货币政策的实施不能只关注总量调控,更需要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合理搭配税收、国企改革、金融监管等其他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0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