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影响与“迷失”货币的成因——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

被引:19
作者
王韧
吴健
机构
[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市
关键词
迷失货币; 货币数量论; 外部变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货币“迷失”以及由此衍生的“中国之谜”是中国货币市场运行的独有特征,其成因解释则构成了保证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前提。因为货币、价格和产出的长期稳定关系依然得到了最多的理论和实证支撑,因此这一问题在货币数量论系统内部无法得到完满解释,只能从外部变量及其影响方式的阶段性变动入手来加以解答。基于内生结构突变的阶段性VEC分析为这一论断提供了经验支撑。研究表明:我国货币与价格、产出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但在不同阶段,这种稳定关系的维持依赖于不同外部变量影响方式的结构性调整。因此货币“迷失”是我国经济运行方式阶段性调整的必然产物,是外部变量冲击下货币数量论有效性得以维持的特殊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的高货币化之谜 [J].
张杰 .
经济研究, 2006, (06) :59-69
[2]   中国改革历程中的产出和价格波动:货币所扮演的角色 [J].
张茵 ;
万广华 .
经济学(季刊), 2005, (04) :109-128
[3]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影响因素: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J].
赵留彦 ;
王一鸣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4) :17-28+205
[4]   货币存量与价格水平:中国的经验证据 [J].
赵留彦 ;
王一鸣 .
经济科学, 2005, (02) :26-38
[7]   “中国之谜”——文献综述和一个假说 [J].
伍志文 .
经济学(季刊), 2003, (04) :39-70
[8]   货币扩张、经济增长与资本市场制度创新 [J].
刘伟 ;
李绍荣 ;
李笋雨 .
经济研究, 2002, (01) :27-32+94
[9]   经济转型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流通速度 [J].
王曦 .
经济研究, 2001, (10) :20-28
[10]   股票市场、货币需求与总量经济:一般均衡分析 [J].
石建民 .
经济研究, 2001, (05) :45-5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