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信息超现实问题的伦理反思——基于伯格曼的技术哲学和信息哲学

被引:12
作者
李波 [1 ]
李伦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自然信息; 文化信息; 技术信息; 超现实; 伯格曼;
D O I
10.19484/j.cnki.1000-8934.2017.02.006
中图分类号
N02 [科学的哲学原理];
学科分类号
0101 ; 010108 ;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它通过技术装置替代传统符号或事物,构造出一种作为现实的信息,这种信息试图提供一种情境化的"现实",甚至是一种在现象上、感官上和性质上比实际现实更具有魅力的"超现实",去替代现实本身。它们所具有的趣味性、虚拟性和减负性等使实际现实显得乏味、粗糙和繁重;人们热衷于对它们的消费,而忽视了对现实本身的参与;它们逐渐将传统信息沦为其效用工具或理解背景。鉴于此,我们倡导这样一种对待信息的伦理态度:技术信息应当始终作为丰富人内心世界的手段,而不是作为目的本身被突显;传统信息应根据其自身的特性得到发展,它与现实的关联性和连续性应得到保护,符号与事物应保持平衡,人的身心应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趋势.[M].[美]奈斯比特(J·Naisbitt) 著;梅艳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   伯格曼技术哲学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启示 [J].
杨绪辉 ;
李艺 ;
沈书生 .
现代教育技术, 2015, 25 (10) :40-46
[3]   网络道德与和谐网络文化建设 [J].
李伦 .
伦理学研究, 2012, (06) :52-55
[4]   网络传播伦理的建构路径 [J].
李伦 .
道德与文明, 2011, (02) :96-100
[5]   伯格曼的兼容实在论评析 [J].
漆捷 ;
成素梅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 27 (01) :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