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比较

被引:24
作者
何天祥 [1 ]
朱翔 [2 ]
王月红 [3 ]
机构
[1]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湖南商学院计算机与电子工程学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高度化; 中部城市群; 生态化; 相对熵; 评价指标体系;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2.05.009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1204 ;
摘要
中部城市群已成为中部地区"增长极",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化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基于产业结构演化理论,结合新时期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新趋势,提出从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人力资源、技术、生态化和国际化方面构建产业结构高度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信息熵理论和TOPSIS法提出用相对熵距离法对比研究中部五大城市群与珠三角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解决了现有"标准结构"和评价方法不足等问题。结果表明:中部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较低,结构不协调,内部差异明显,呈二级梯度分布;由于其技术水平和国际化水平较低,导致就业结构和产业生态化水平也较低;但在工业产值结构和人力资源质量上略有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以产业生态理念推进东南沿海地区转型升级 [J].
盛朝迅 .
宏观经济管理, 2012, (02) :62-64
[2]   信息熵的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化评价模型——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 [J].
何天祥 ;
李明生 .
求索 , 2012, (01) :29-30+78
[3]   全球竞争格局变化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基于新型国际分工的视角 [J].
杨丹辉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1, 32 (06) :49-55
[4]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广东R&D投入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J].
唐清泉 ;
李海威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1 (05) :191-199
[5]   中韩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比较分析——以两国制造业为例 [J].
李贤珠 .
世界经济研究, 2010, (10) :81-86+89
[6]   基于就业结构视角的湖南产业结构动态演变分析 [J].
李琳 ;
阳吉运 ;
高希 .
经济地理, 2010, 30 (08) :1339-1343
[7]   基于相对熵的多属性决策排序方法 [J].
赵萌 ;
邱菀华 ;
刘北上 .
控制与决策, 2010, (07) :1098-1100+1104
[8]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纵向测度与横向诊断模型及应用——以北京市为例 [J].
邱灵 ;
方创琳 .
地理研究, 2010, 29 (02) :327-337
[9]   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J].
刘洋 ;
罗建敏 ;
王健康 .
经济地理, 2009, 29 (05) :731-734
[10]   长株潭“3+5”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比较测度 [J].
陈群元 ;
宋玉祥 .
经济地理, 2009, 29 (01) :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