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广东R&D投入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

被引:22
作者
唐清泉
李海威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转形机制; 研发投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选取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东的产业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经济增长与R&D投入生产弹性、产业结构的关系,结论是:研发创新是影响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研究的主要发现是:研发创新是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大中型工业企业正处于效率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换阶段,而第三产业仍然主要依靠资本投入拉动,但第三产业的规模及与第一、第二产业的配合协同都对经济产出的生产弹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引导社会投资投入到第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规模,同时还应加快和引导第二产业,尤其是大中型工业企业继续增大R&D投入,以奠定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来源和基础,实现不同产业的均衡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19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澄清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若干认识误区 [J].
刘培林 .
中国乡镇企业, 2009, (07) :35-37
[2]   我国R&D经费投入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J].
赵建斌 ;
袁卫 ;
钟卫 .
中国科技论坛, 2009, (01) :130-134
[3]   中国工业R&D产出弹性测算(1993—2002) [J].
吴延兵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69-890
[4]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 [J].
姜泽华 ;
白艳 .
当代经济研究, 2006, (10) :53-56
[5]   适宜技术、技术选择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J].
林毅夫 ;
张鹏飞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985-1006
[6]   R&D存量、知识函数与生产效率 [J].
吴延兵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1129-1156
[7]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劳动生产率 [J].
刘富华 ;
李国平 .
科学学研究, 2005, (04) :555-560
[8]   R&D两面性、外资活动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 [J].
张海洋 .
经济研究, 2005, (05) :107-117
[9]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10]   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 [J].
金碚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5)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