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中国创造性破坏缺乏的理论成因及实证检验
被引:2
作者:
邓可斌
[1
]
丁重
[2
]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财经学院与粤商研究中心
[2]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创造性破坏;
内生增长模型;
适宜技术;
公司特质信息;
CAPM;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0.07.009
中图分类号: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中国企业明显缺乏创造性破坏。本文基于适宜技术和政府干预两类不同的内生技术创新与增长理论进行剖析,指出其成因可能在于:(1)企业选择引进或改进现有技术要优于进行创造性破坏活动;(2)创新行为由大企业主导,创造性破坏动力不足。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按规模分组检验以上成因。发现大企业主导技术创新,且大企业明显缺乏创造性破坏动力;而中小规模企业体现出创造性破坏动力但缺乏有效创新投入。因此中国创造性破坏缺乏成因并不在于企业追求使用适宜技术,而主要在于创新资源垄断,抑制了创新动机。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8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