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创作”认定及其财产权益保护研究——兼评“首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侵权案”

被引:65
作者
冯晓青
潘柏华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著作权法; 创作; 人工智能生成成果; 数据财产权益;
D O I
10.16152/j.cnki.xdxbsk.2020-02-005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从客观的表现形式观之,人工智能具有"创作"作品的能力属于事实判断。但对于由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能否受到著作权法的二元保护,存在法律价值判断的诸多争议。由"人格-财产"二元体系建构的著作权,决定了著作权法中关于"创作"的本质要求。明确"创作"的客体独创性和主体创作意图两项认定要件,区分"创作"的自然机理和法律机理,可以判定人工智能的创作机理并非著作权意义上的"创作"。基于人工智能生成成果不享有著作权的裁判结论,必须明确相关权益的法律属性与权能范围。在现有产权保护体系内,阐明此类数据财产保护的正当性以及利益分配的法律解释逻辑。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论著作权法对人工智能生成成果的保护——作为邻接权的数据处理者权之证立 [J].
陶乾 .
法学, 2018, (04) :3-15
[2]   著作权法视角下人工智能创作物保护 [J].
罗祥 ;
张国安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2 (06) :144-150
[3]   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 [J].
吴汉东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28-136
[4]   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 [J].
王迁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48-155
[5]   人工智能创作物是作品吗? [J].
易继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37-147
[6]   论人工智能创造物的法律保护 [J].
梁志文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56-165
[7]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认定 [J].
熊琦 .
知识产权, 2017, (03) :3-8
[8]   论演绎权的保护范围 [J].
梁志文 .
中国法学, 2015, (05) :140-157
[10]   著作权法中投资者视为作者的制度安排 [J].
熊琦 .
法学, 2010, (09) :7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