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政府培育农业产业的组织机制

被引:11
作者
朱天义 [1 ]
张立荣 [2 ,3 ]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地方政府治理与地方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普惠性压力型体制; 试点性压力型体制; 基层政府; 农业产业培育; 乡村振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302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贫困地区基层政府培育农业产业的行动中普遍且长期存在着差异化结果现象,即名实分离与名实相符并存。这一现象是基层政府在不同类型压力型体制作用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由于中央或者上级政府农业产业培育政策的目标靶向范围不同,在政府治理实践中压力型体制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即试点性压力型体制与普惠性压力型体制。在不同类型的压力型体制所塑造的组织运行情境中,基层政府的行动策略有很大差别。一方面,两种压力型体制下府际合作关系存在差异。在试点性压力型体制下,上下级政府围绕农业产业培育目标形成紧密合作关系。在普惠性压力型体制下,受到政策绩效没有与主政官员的升迁直接挂钩、政策目标与当地的现实条件和政府部门的实际能力不相匹配等因素影响,基层政府会以维持社会稳定为首要目标,不会积极去创新农业产业政策。另一方面,两种压力型体制所造的组织情境影响着基层政府与多元主体的协同效果。在试点性压力型体制下,中央或者地方政府授予了基层政府创新政策的自主空间。此外,中央到地方政府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基层政府也促使其不得不采取与其他主体合作的方式推进政策实施。在普惠性压力型体制下,基层政府只需要对标既定政策目标完成任务即可,倾向于追求稳定的行动策略。不同类型的压力型体制下形成的分层治理结构、政企关系、产业培育方式最终导致农业产业培育出现差异化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20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家庭负债与农户家庭贫困脆弱性——基于CHIP2013的经验证据 [J].
张华泉 ;
申云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 40 (09) :131-140
[2]   地方财政治理: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基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研究 [J].
刘勇政 ;
贾俊雪 ;
丁思莹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7) :43-63+205
[3]   政府脱贫目标与农户行为选择偏差——理论与产业扶贫项目的经验证据 [J].
金媛 ;
王世尧 .
财经研究, 2019, 45 (06) :29-41
[4]   普惠金融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J].
谢世清 ;
刘宇璠 .
证券市场导报, 2019, (04) :13-21+40
[5]   贫困地区农户金融素质与信贷约束——基于甘肃省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地调查 [J].
郭学军 ;
杨蕊 ;
刘浏 ;
郭立宏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47 (02) :161-171
[6]  
倡议联盟框架:思想渊源、理论演变与研究展望[J]. 王刚,王誉晓.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7]   上级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努力——基于中国县级数据的实证分析 [J].
鲍曙光 ;
符维 ;
姜永华 .
财经论丛, 2018, (11) :22-30
[9]   金融要素扭曲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资——基于融资约束的视角 [J].
李晓龙 ;
冉光和 ;
郑威 .
国际金融研究, 2017, (12) :25-35
[10]   从“政府企业家”到“市场企业家”——新常态下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策略转变 [J].
李鑫 .
西部论坛, 2017, 27 (02) :8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