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高铁对中国城市可达性格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135
作者:
钟业喜
[1
,2
,3
]
黄洁
[1
,2
,3
]
文玉钊
[4
]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3] 江西师范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4]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中心城市;
铁路网络;
可达性;
一日交流圈;
高铁效应;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5.04.001
中图分类号: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基于列车时刻表数据,以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提取两两中心城市间的最短交通时间,以平均可达性为度量指标,测算了全国31个中心城市的可达性水平,分析了高铁对中心城市可达性格局的影响。依据中心城市到全国地级城市的最短交通时间提取全国31个中心城市的一日交流圈范围,分析了中心城市的高铁效应,并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5个中心城市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和探讨一日交流圈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心城市可达性水平与城市的空间区位及城市的对外交通条件关联密切;2高铁网络的发展使中心城市的可达性水平有所提升,受城市所处的空间区位及高铁建设条件的影响,不同城市的可达性改善程度存在差距;3高铁对中心城市一日交流圈范围拓展的影响显著且呈东中西差异分布,中心城市一日交流圈覆盖的地级市数量增加,在城市密集地区,地级市被叠加覆盖的次数增长;4中心城市一日交流圈的拓展与高铁线路布局走向一致,优越的中心地理位置有利于中心城市交流圈范围的扩大,地形、水域等地理障碍则会限制城市交流圈在不同方向上的拓展;5高铁网络的发展对改善城市可达性的作用正逐渐赶超城市空间区位对城市可达性水平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87 / 395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