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回归”:城乡循环修复与精英结构再造——以改革开放40年的城乡关系变迁为分析背景

被引:104
作者
姜方炳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2]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关键词
乡贤回归; 城乡关系; 有机循环; 地缘身份认同; 治理精英;
D O I
10.14167/j.zjss.2018.10.009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上世纪40年代,面对乡土社会日趋衰败的景象,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城乡有机循环与乡土重建这一世纪命题。即便在历经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乡土中国"已加速迈向"城市中国",我们仍处于对这一命题的破解之中。近年来各地兴起的"乡贤回归"工程,可谓是其中一项富有传统特色的新探索。相对于古乡贤而言,新乡贤的来源和构成虽已多元分化,但其回归的背后潜藏着的仍是中国人地缘身份认同的"套嵌向心"式结构。在城乡发展失衡的背景下,政府"招引"下的乡贤回归,既有利于对落叶归根式的城乡有机循环的活力修复,也有利于新乡贤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是当代乡村振兴可资探寻的一条实践路径。作为一种生发于本土、成长于他乡而又强势返场的社会力量,乡贤回归虽在一定程度上再造了乡村精英结构,但并无法真正替代既有的"乡政村治"格局。当前推进这项探索实践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凸显其公益属性和民间认同,充分发挥在乡村治理中的相对优势,避免陷入名实分离的实践误区。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8+157 +157-1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乡贤:维系古代基层社会运转的主导力量.[N].王先明;.北京日报.2014,
[2]  
“新乡贤”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建构.[N].王先明;.光明日报.2014,
[3]   乡贤的外生性及其介入乡村机理分析 [J].
张英魁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7, (03) :79-84
[4]   新乡贤:内涵、作用与偏误规避 [J].
胡鹏辉 ;
高继波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1) :20-29+144
[5]   当代乡贤:地方精英抑或民间权威 [J].
李晓斐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 (04) :135-140
[6]   “乡贤”的历史发展与近代突变——兼论新乡贤建设应汲取的历史经验教训 [J].
任九光 .
教育文化论坛, 2016, 8 (03) :123-130
[7]   乡贤文化为什么与我们渐行渐远 [J].
钱念孙 .
学术界, 2016, (03) :38-44
[8]   “孝”: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 [J].
李翔海 .
学术月刊, 2010, 42 (04) :29-36
[9]   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晋中为例 [J].
王先明 .
近代史研究, 2005, (02) :245-283
[10]  
绅权与国家权力关系研究.[M].徐祖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978-7-5201-1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