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的外生性及其介入乡村机理分析

被引:27
作者
张英魁
机构
[1]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乡贤; 外生性; 乡村社会; 乡村治理; 乡村融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乡贤作为一个具有传统文化意味的描述乡村特定阶层的话语,与当下乡村社会现实阶层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匹配。当前媒体与学者所热议的"乡贤",一般而言是城市中以知识、文化、道德为内在特质的群体下乡,这种乡贤介入有着自我内在的行动逻辑。乡贤的外生性及其介入乡村的机理,直接影响到乡贤介入乡村后的行为方式——有可能有助于乡村建设,也有可能与乡村建设产生冲突。因此,应该避免"乡贤"与"乡村经济精英"二者混淆使用的状况,并在明确乡贤融入乡村的相应政治、经济条件保障基础上,推动乡村"新乡贤"群体建构,并促进其乡村治理作用的有效发挥。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乡贤群体参与现代乡村治理的政治逻辑与机制构建 [J].
白现军 ;
张长立 .
南京社会科学, 2016, (11) :82-87
[2]   “乡贤”的伦理精神及其向当代“新乡贤”的转变轨迹 [J].
赵浩 .
云南社会科学 , 2016, (05) :38-42+186
[3]   当代乡贤:地方精英抑或民间权威 [J].
李晓斐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 (04) :135-140
[4]   当代乡村建设中乡贤文化自觉与践行路径 [J].
季中扬 ;
胡燕 .
江苏社会科学, 2016, (02) :171-176
[5]   “乡贤治村”与村民自治的发展走向 [J].
裘斌 .
甘肃社会科学, 2016, (02) :163-167
[6]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政治认同的研究述评 [J].
彭正德 .
政治学研究, 2010, (01) :117-125
[7]  
乡土中国[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 2013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72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 1962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 人民出版社[德]马克思(K·Marx),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