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群体参与现代乡村治理的政治逻辑与机制构建

被引:116
作者
白现军 [1 ,2 ]
张长立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
[2] 江苏师范大学
关键词
乡贤; 乡村治理; 社会治理创新;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6.11.013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乡贤参与甚至主导乡村治理的局面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稳定乡村社会秩序和协助国家统治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公社威权模式的解体和乡村精英群体的流出,乡村治理陷入内生权威缺乏和外生权威弱化的双重困境。社会利益结构的深度调整和利益关系日趋复杂,更让现代乡村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乡贤以其特殊身份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复兴和重构乡贤文化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现代乡村治理,对于优化和丰富当下农村社会治理的资源结构,促进社会贤达和社会体系的有机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必须在道德和法律层面构建相应的约束机制,防范乡贤在乡村治理中走向人治和发生腐败的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乡村变革与乡贤治理的回归 [J].
李建兴 .
浙江社会科学, 2015, (07) :82-87+158
[2]   社会自治与国家公权 [J].
周安平 .
法学, 2002, (10) :15-22
[3]  
重视现代乡贤.[N].张颐武;.人民日报.2015,
[4]  
乡贤:维系古代基层社会运转的主导力量.[N].王先明;.北京日报.2014,
[5]  
费孝通文集.[M].费孝通著;.群言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