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人口红利视角下国民储蓄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22
作者
孟令国
王清
胡广
机构
[1]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二次人口红利; 年龄结构; 预期寿命; 储蓄率;
D O I
10.19523/j.jjkx.2013.05.002
中图分类号
F832.22 [储蓄];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使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和年龄结构变动等因素对储蓄率的影响,为二次人口红利中储蓄红利的实现提供实证支持和政策建议。分析结果表明:(1)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提高了我国的国民储蓄率。(2)如果不考虑时间效应,少儿抚养比提高会减少国民储蓄率,如果考虑时间效应,则结果相反;而老年抚养比的提高无论是否考虑时间效应,都会增加国民储蓄率。(3)二元经济制度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正在弱化,我国的居民储蓄具有很强的动态效应。建议:应建立积累制的养老制度、疏通投资渠道、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预期寿命增长、年龄结构改变与我国国民储蓄率 [J].
范叙春 ;
朱保华 .
人口研究, 2012, 36 (04) :18-28
[2]   中国社会保险与居民储蓄关系的实证研究 [J].
胡颖 ;
齐旭光 .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2, 27 (03) :41-47
[3]   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1997~2008——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沈坤荣 ;
谢勇 .
上海经济研究, 2011, (09) :3-10
[4]   养老保险能否有效降低家庭储蓄——基于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李雪增 ;
朱崇实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03) :24-31
[5]   寿命预期、教育资本与内生经济增长 [J].
刘长生 ;
简玉峰 .
当代财经, 2011, (04) :15-25
[6]   人口结构与储蓄率:基于内生人口结构的研究 [J].
董丽霞 ;
赵文哲 .
金融研究, 2011, (03) :1-14
[7]   储蓄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国1978~2008年间的数据分析 [J].
叶祥松 ;
胡剑峰 .
创新, 2010, 4 (05) :61-64
[8]   经济增长、人口结构变化与中国高储蓄 [J].
汪伟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1) :29-52
[9]   The Chinese saving puzzle and the life-cycle hypothesis [J].
Modigliani, F ;
Cao, SL .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04, 42 (01) :145-170
[10]  
Longevity and Life‐cycle Savings*[J] . David E.Bloom,DavidCanning,BryanGraham.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