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

被引:117
作者
刘洪华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主体; 客体; 理性;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9.01.002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人工智能拥有类似人类的智能,但是并未发展出人类理性,也不能为自己立法,不可取得类似自然人的法律主体地位。人工智能虽然具有某些超越人类能力的强大工具,但是为其拟制一个法律主体并无实益,不可赋予其类似法人的法律主体地位。人工智能超强的智能蕴含巨大的风险,必须处于人类的支配和控制之下,只能是法律关系客体而非主体。鉴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性和自主性,可以将高度智能化的人工智能作为客体中的特殊物,予以特殊的法律规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关于人工智能的价值反思 [J].
孙伟平 .
哲学研究, 2017, (10) :120-126
[2]   人工智能与法律的未来 [J].
郑戈 .
探索与争鸣, 2017, (10) :78-84
[3]   人工智能创作物是作品吗? [J].
易继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37-147
[4]   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 [J].
王迁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48-155
[5]   论人工智能的民事责任:以自动驾驶汽车和智能机器人为切入点 [J].
司晓 ;
曹建峰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66-173
[6]   机器人怎么可能拥有权利 [J].
甘绍平 .
伦理学研究, 2017, (03) :126-130
[7]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认定 [J].
熊琦 .
知识产权, 2017, (03) :3-8
[8]   人工智能创作物获得版权保护的合理性 [J].
曹源 .
科技与法律, 2016, (03) :488-508
[9]   人工智能:“热闹”背后的“门道” [J].
钟义信 .
科技导报, 2016, 34 (07) :14-19
[10]   论机器人权利 [J].
杜严勇 .
哲学动态, 2015, (08) :8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