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

被引:117
作者
刘洪华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主体; 客体; 理性;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9.01.002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人工智能拥有类似人类的智能,但是并未发展出人类理性,也不能为自己立法,不可取得类似自然人的法律主体地位。人工智能虽然具有某些超越人类能力的强大工具,但是为其拟制一个法律主体并无实益,不可赋予其类似法人的法律主体地位。人工智能超强的智能蕴含巨大的风险,必须处于人类的支配和控制之下,只能是法律关系客体而非主体。鉴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性和自主性,可以将高度智能化的人工智能作为客体中的特殊物,予以特殊的法律规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32]   论法人人格权 [J].
尹田 .
法学研究, 2004, (04) :51-57
[33]   法人制度的基本理论和立法问题之探讨(上) [J].
马俊驹 .
法学评论, 2004, (04) :3-12
[34]   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二十世纪民法回顾 [J].
梁慧星 .
中外法学, 1997, (02) :19-30
[35]   评“人是目的,不是手段” [J].
金可溪 .
伦理学与精神文明, 1984, (03) :6-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