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应用背景下的教育人工智能研究

被引:35
作者
李振 [1 ]
周东岱 [1 ,2 ]
刘娜 [1 ]
欧阳猛 [1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吉林省“互联网+”教育科技创新中心
关键词
教育人工智能; 智能教育; 技术框架; 发展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正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推动教育迈向智能教育时代。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分析了教育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教育、智能教育的关系,将研究的重点定为教育人工智能;随后,文章梳理了教育人工智能的演进历程,按历史发展顺序将其分成五个时期;同时,基于教育人工智能的四大要素,文章构建了教育人工智能的技术框架,并对其典型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从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完善教育数据生态系统、培养教育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深化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教育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路径,以期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是“智能化教育”还是“促进智能发展的教育”——AI时代智能教育的内涵分析与目标定位 [J].
张进宝 ;
姬凌岩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 (02) :14-23
[2]   人工智能视域下的信息素养内涵转型及AI教育目标定位——兼论基础教育阶段AI课程与教学实施路径 [J].
陈凯泉 ;
何瑶 ;
仲国强 .
远程教育杂志, 2018, 36 (01) :61-71
[3]   教育大数据的平台构建与关键实现技术 [J].
李振 ;
周东岱 ;
刘娜 ;
董晓晓 ;
钟绍春 .
现代教育技术, 2018, (01) :100-106
[4]   融合创新,智能引领,迎接教育信息化新时代 [J].
任友群 ;
冯仰存 ;
郑旭东 .
中国电化教育, 2018, (01) :7-14+34
[5]   大数据背景下自适应学习个性特征模型研究——基于元分析视角 [J].
菅保霞 ;
姜强 ;
赵蔚 ;
李勇帆 .
远程教育杂志, 2017, 35 (04) :87-96
[6]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7高等教育版[J]. S·亚当斯贝克尔,M·卡明斯,A·戴维斯,A·弗里曼,C·霍尔给辛格,V·安娜塔娜额亚婻,殷丙山,高茜,任直,刘鑫驰,曹红岩,王济军,赵广元,邵恒.开放学习研究. 2017(02)
[7]   教育人工智能(EAI)的内涵、关键技术与应用趋势——美国《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报告解析 [J].
闫志明 ;
唐夏夏 ;
秦旋 ;
张飞 ;
段元美 .
远程教育杂志, 2017, 35 (01) :26-35
[8]   教育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J].
黄荣怀 ;
刘德建 ;
徐晶晶 ;
陈年兴 ;
樊磊 ;
曾海军 .
现代教育技术, 2017, (01) :13-20
[9]   基于大数据的牛顿平台自适应学习机制分析——“教育大数据研究与实践专栏”之关键技术篇 [J].
万海鹏 ;
汪丹 .
现代教育技术, 2016, 26 (05) :5-11
[10]   基于自适应学习系统的翻转课堂实践模式研究 [J].
左宪枝 ;
陈雨 .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 (10)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