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智能引领,迎接教育信息化新时代

被引:154
作者
任友群 [1 ]
冯仰存 [2 ]
郑旭东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2]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关键词
新时代; 教育信息化2.0; 教育现代化; 人工智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把"办好网络教育"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意味着我国教育信息化也开始了一个新时代,成为破解新时代教育矛盾,推动教育现代化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两个阶段四个时期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为教育信息化1.0"兴"时代,包括"教育信息化萌芽期""教育信息化建设驱动发展期"及"教育信息化应用驱动发展期"第二阶段为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以党的十九大召开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为标志,进入"融合创新智能引领新时期"新时代的教育信息化有新的使命与责任,要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创新教与学活动的开展,促进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构建"四化三学"的教育新格局,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和服务于"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4+34 +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精准扶贫的行动方向与逻辑 [J].
任友群 ;
冯仰存 ;
徐峰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7, (04) :11-19+49
[2]   我国电化教育诞生的标志性事件考证 [J].
李龙 ;
谢云 .
电化教育研究, 2012, 33 (10) :17-22
[3]   “电教百年”回眸——继承电化教育优良传统 开创教育技术辉煌未来 [J].
李龙 .
中国电化教育, 2012, (03) :8-15
[4]   电化教育的孕育与诞生 [J].
阿伦娜 .
电化教育研究, 2010, (12) :111-120
[5]   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史拾零 [J].
张宝志 .
电化教育研究, 2009, (01) :114-120
[6]   关于电化教育名称的由来及学术内涵 [J].
孙健三 .
电化教育研究, 2007, (01) :73-75
[7]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二) [J].
阿伦娜 .
电化教育研究, 2006, (12) :63-70
[8]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一) [J].
阿伦娜 .
电化教育研究, 2006, (11) :78-80
[9]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 新时代要有新作为[N]. 杜占元.中国教育报. 2017 (001)
[10]  
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N]. 蔡继乐.中国教育报. 2017 (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