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国企高管薪酬激励

被引:444
作者
蔡贵龙 [1 ]
柳建华 [2 ]
马新啸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薪酬业绩敏感性; 混合所有制改革; 非国有股东; 股权结构; 委派高管;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8.05.011
中图分类号
F271 [企业体制]; F272.92 [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摘要
如何改善国企高管激励机制是新时期全面深化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一环。本文以2008~2015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手工收集年报披露的前十大股东性质、持股比例与委派高管的数据,分别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衡量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治理的程度,在此基础上,研究非国有股东治理如何影响国企高管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单纯的非国有股东持股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无显著影响,但非国有股东向国有企业委派高管有利于改善国企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其次,非国有股东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提升作用在竞争性国有企业和处于较低市场化程度地区的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最后,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参与国企治理能有效抑制国企高管的超额薪酬和超额在职消费。以上结论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能仅停留在资本层面的混合,还需确保非国有股东在国企经营管理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民营资本的监督和治理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0 条
[1]   中国国有上市公司分类治理研究 [J].
魏明海 ;
蔡贵龙 ;
柳建华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4) :175-192
[2]   国有、民营混合参股与公司绩效改进 [J].
郝阳 ;
龚六堂 .
经济研究, 2017, 52 (03) :122-135
[3]   “深康佳”中小股东维权:“庶民的胜利”抑或“百日维新”?——一个中小股东参与治理的分析框架 [J].
郑国坚 ;
蔡贵龙 ;
卢昕 .
管理世界, 2016, (12) :145-158+188
[4]   非国有股东提高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吗?——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刘运国 ;
郑巧 ;
蔡贵龙 .
会计研究, 2016, (11) :61-68+96
[5]   Executive compensation in business groups: Evidence from China [J].
Guilong Cai ;
Guojian Zheng .
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6, (01) :25-39
[6]   混合所有制的优序选择:市场的逻辑 [J].
马连福 ;
王丽丽 ;
张琦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7) :5-20
[7]   民营化企业的股权结构与企业创新 [J].
李文贵 ;
余明桂 .
管理世界, 2015, (04) :112-125
[8]   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制衡机制研究——基于“鄂武商控制权之争”的案例解析 [J].
郝云宏 ;
汪茜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3) :148-160
[9]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 [J].
黄速建 .
经济管理, 2014, 36 (07) :1-10
[10]   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动因、后果及治理 [J].
廖冠民 ;
沈红波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6) :9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