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造视野中的三元交互学习

被引:10
作者
刘大军 [1 ,2 ]
黄甫全 [2 ]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知识创造; 三元交互学习; 信息技术; 教学改革; 学习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学习研究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知识创造学习形态日益凸显。这一改变源于现实的需要和学习隐喻的嬗变。活动理论和符号理论的研究成果以及信息技术的推动,共同促进了知识创造学习原理与实践的创生。知识创造学习活动中的学习者(共同体)、共享的知识人造物与媒介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逐渐由平面走向立体,呈现出一种多元的交互形态。本世纪初诞生于欧洲的以"合作开发共享识知人造物"为核心的三元交互学习(Trialogical Learning),作为知识创造学习的典型形态,改变了传统的学习主体、客体以及环境的关系,实现了学习主体的多元性、学习结构的整体性、学习活动的创造性和学习时空的超越性。信息技术与学习进一步融合,技术环境在学习中的作用愈显重要,技术工具的多功能性、广泛的语义特征等有力地支撑了学习的变革。这一变革不仅影响到我国学习理论的发展,而且也对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改革提供了有益启示:在共时态上,丰富了课程与教学系统层面的教学内容、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关系;在历时态上,深化了课程与教学过程层面的课程研制、课程实施过程、学习方式和评估方式;在价值形态上,树立了知识创造的学习观和知识创造的教师专业发展观。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 [J].
朱旭东 .
教育研究, 2014, 35 (06) :81-90
[2]   获得·参与·知识创造——论人类学习的三大隐喻 [J].
曾文婕 ;
柳熙 .
教育研究, 2013, 34 (07) :88-97
[3]   Web2.0时代的共享教学法:内涵、技术与策略 [J].
王佑镁 ;
邓丹 .
中国电化教育, 2013, (01) :16-22
[4]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途径与发展趋势 [J].
李本友 ;
李红恩 ;
余宏亮 .
教育研究, 2012, 33 (02) :122-128
[5]   课程实施的新取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J].
崔允漷 .
教育研究, 2009, (01) :74-79+110
[6]   学会学习:21世纪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 [J].
张德江 .
高等教育研究, 2003, (06) :69-72
[7]  
技术与生活世界[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伊德 (Ihde, 2012
[8]   The roles and uses of design principles for developing the trialogical approach on learning [J].
Paavola, Sami ;
Lakkala, Minna ;
Muukkonen, Hanni ;
Kosonen, Kari ;
Karlgren, Klas .
RESEARCH IN LEARNING TECHNOLOGY, 2011, 19 (03) :233-246
[9]  
Emergent Knowledge Artifacts for Supporting Trialogical E-Learning[J] . Yannis Tzitzikas,Vassilis Christophides,Giorgos Flouris,Dimitris Kotzinos,Hannu Markkanen,Dimitris Plexousakis,Nicolas Spyrato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eb-Based Learning and Teaching Technologies (IJWLTT) . 2007 (3)
[10]  
The Knowledge Creation Metaphor – An Emergent Epistemological Approach to Learning[J] . Sami Paavola,Kai Hakkarainen. Science & Education . 200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