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与学校归属感的相关效应:来自新教育实验的证据

被引:5
作者
杨帆 [1 ]
俞冰 [1 ,2 ]
朱永新 [1 ,2 ]
许庆豫 [1 ,2 ]
机构
[1]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2] 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学校归属感; 相关效应; 学习表现; 新教育实验;
D O I
10.19877/j.cnki.kcjcjf.2017.05.019
中图分类号
G627.4 [总务工作];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减少校园欺凌行为、提升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是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对新教育实验学校与非新教育实验学校进行配对抽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并比较校园欺凌、学校归属感的现状以及相关效应,研究发现,参与调查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频次较低,其学校归属感整体较强。校园欺凌与学校归属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两者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有显著的影响。新教育实验所创设的理想校园令学生更少地遭受校园欺凌,增强了学生的学校归属感,对学生学习表现的积极影响显著且稳定。确立与新教育实验精神相通的学校宗旨,借鉴新教育实验思想和实践,对学生的校园学习与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公办与民办学校中小学生校园暴力影响因素对比研究 [J].
张艳 ;
黄泽鹏 ;
柳珍妮 ;
欧利民 ;
李丽萍 .
中国学校卫生, 2015, 36 (10) :1450-1454
[2]   新教育的人学使命:培养“完整的人” [J].
朱永新 ;
杨再勇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 (12) :3-9
[3]   基于社会生态学观的校园欺负行为研究进展 [J].
张喆 ;
史慧静 .
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 (05) :794-797
[4]   流动儿童的学校归属感和学校适应:集体自尊的中介作用 [J].
彭丽娟 ;
陈旭 ;
雷鹏 ;
邹荣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12, (02) :237-239
[5]   课堂环境与学生学习表现的因果关系研究——一个基于数学课堂的前实验研究 [J].
丁锐 ;
马云鹏 .
全球教育展望, 2011, 40 (10) :22-29
[6]   流动儿童学业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北京的调研证据 [J].
张绘 ;
龚欣 ;
尧浩根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1, 9 (03) :121-136+191
[7]   新教育:导向素质教育理想家园 [J].
许新海 .
中国教育学刊, 2010, (12) :1-5
[8]   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因素——从教育期望、教育投入和学习投入角度分析 [J].
蔺秀云 ;
王硕 ;
张曼云 ;
周冀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5) :41-47
[9]   论学校归属感的教育意蕴 [J].
阳泽 .
中国教育学刊, 2009, (07) :31-34
[10]   “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探索 [J].
朱永新 .
课程教材.教法., 2005, (09)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