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本体、认识与价值

被引:36
作者
逯行
沈阳
曾海军
黄荣怀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新主体教师; 本体; 认识; 价值;
D O I
10.13811/j.cnki.eer.2020.04.003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G451 [教师];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04 ; 0401 ;
摘要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和定义发生了变化,但技术不会取代人类教师。研究从本体论的角度切入,对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本体进行重新建构,形成了由人类教师和机器导师两个子系统共同组成的"新主体教师";从认识论的角度切入,明确了"新主体教师"运行机制,即在耗散结构作用下,通过两个子系统间协同形成机器导师与人类教师组成的"非平衡有序协作系统";从价值论的角度切入,厘清了人工智能时代"新主体教师"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教学活动有序、推动教学体系自治以及驱动人机协同进化。对人工智能时代"新主体教师"的建构和解构,为认识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教师提供了世界观层面的指导,为促进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智能教育时代下人工智能伦理的内涵与建构原则 [J].
杜静 ;
黄荣怀 ;
李政璇 ;
周伟 ;
田阳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7) :21-29
[2]   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解读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成果文件《北京共识》 [J].
张慧 ;
黄荣怀 ;
李冀红 ;
尹霞雨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9, 31 (03) :3-11
[3]   论教师的善性伦理及其实现 [J].
赵虹元 .
教师教育研究, 2019, 31 (03) :13-19
[4]   “AI+教师”的协作路径发展分析 [J].
余胜泉 ;
王琦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4) :14-22+29
[5]   基于耗散结构系统熵模型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有序性研究 [J].
王成 ;
周明茗 ;
李颢颖 ;
何焱洲 ;
马小苏 .
地理研究, 2019, 38 (03) :619-631
[6]   跨语境的“自治”概念——西方·日本·中国 [J].
黄东兰 .
江海学刊, 2019, (01) :164-175
[7]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特质的新定位 [J].
李栋 .
中国教育学刊, 2018, (09) :87-95
[8]   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 [J].
余胜泉 .
开放教育研究, 2018, 24 (01) :16-28
[9]   教师尊严:教育伦理建构的原点 [J].
彭海霞 ;
李金和 .
教育科学研究, 2017, (05) :83-87
[10]   “电教百年”回眸——继承电化教育优良传统 开创教育技术辉煌未来 [J].
李龙 .
中国电化教育, 2012, (03) :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