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
被引:399
作者
:
余胜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余胜泉
机构
:
[1]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2]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
来源
:
开放教育研究
|
2018年
/ 24卷
/ 01期
关键词
: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人工智能教师;
协同共存;
未来教育;
D O I
:
10.13966/j.cnki.kfjyyj.2018.01.003
中图分类号
: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
040110 ;
摘要
:
近几年,随着微电子学及互联网的跨越式发展,运算、存储能力大幅度的提升助力了人工智能的腾飞;大数据技术的突破与广泛应用驱动了人工智能的实质进步。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已成为热议话题。本文介绍了人工智能的三大学派及其典型案例,论述了人类该以何种态度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势态,并具体阐述了人工智能教师在未来可能承担的十二个角色:可自动出题和自动批阅作业的助教、学习障碍自动诊断与反馈的分析师、问题解决能力测评的素质提升教练、学生心理素质测评与改进的辅导员、体质健康监测与提升的保健医生、反馈综合素质评价报告的班主任、个性化智能教学的指导顾问、学生个性化问题解决的智能导师、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涯规划师、精准教研中的互助同伴、个性化学习内容生成与汇聚的智能代理、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助手。人工智能教师将在未来学校占有一席之地,未来教育将是教师与人工智能教师协同共存的时代。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互联网+”时代,教育走向何方?
[J].
余胜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余胜泉
.
中国德育,
2017,
(14)
:46
-50
[2]
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质量分析与改进研究
[J].
余胜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
余胜泉
;
李晓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
李晓庆
.
电化教育研究,
2017,
38
(07)
:5
-12
[3]
未来,我们如何做教师?
[J].
赵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基金会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
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基金会
赵勇
.
中国德育,
2017,
(11)
:48
-51
[4]
卷积神经网络研究综述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彦冬
;
郝宗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郝宗波
;
雷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雷航
.
计算机应用,
2016,
36
(09)
:2508
-2515+2565
[5]
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
[J].
余胜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余胜泉
;
杨现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杨现民
;
程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程罡
.
开放教育研究,
2009,
15
(01)
:47
-53
[6]
The future of employment: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 .2 Frey,C.B,Osborne,M.A.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 2016
←
1
→
共 6 条
[1]
“互联网+”时代,教育走向何方?
[J].
余胜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余胜泉
.
中国德育,
2017,
(14)
:46
-50
[2]
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质量分析与改进研究
[J].
余胜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
余胜泉
;
李晓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
李晓庆
.
电化教育研究,
2017,
38
(07)
:5
-12
[3]
未来,我们如何做教师?
[J].
赵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基金会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
美国堪萨斯大学教育学院基金会
赵勇
.
中国德育,
2017,
(11)
:48
-51
[4]
卷积神经网络研究综述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彦冬
;
郝宗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郝宗波
;
雷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雷航
.
计算机应用,
2016,
36
(09)
:2508
-2515+2565
[5]
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
[J].
余胜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余胜泉
;
杨现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杨现民
;
程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程罡
.
开放教育研究,
2009,
15
(01)
:47
-53
[6]
The future of employment:How susceptible are jobs to computerisation? .2 Frey,C.B,Osborne,M.A.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 201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