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转换、全要素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

被引:363
作者
刘志彪
凌永辉
机构
[1]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结构转换; 全要素生产率; 高质量发展;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20.0100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中国经济正处在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加速结构转换是否有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这已成为当前必须高度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利用全球169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对结构转换怎样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这一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是:(1)结构转换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呈现"倒U"型。当结构转换度位于拐点值左侧时,结构转换有利于加速产业结构软化,进而对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促进效应;当结构转换度位于拐点值右侧时,结构转换则会引发产业空心化,从而对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抑制效应。(2)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结构转换已从适应性调整阶段转向战略性调整阶段,产业结构的服务化趋势愈加明显,但结构转换度总体上尚处在"倒U"曲线拐点值的左侧,结构转换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促进效应。(3)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源泉,因此,中国当前阶段追求高质量发展,应适当降低增长速度预期,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加速结构转换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本文的研究发现为中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与增长跨越 [J].
刘伟 ;
范欣 .
管理世界, 2019, 35 (01) :13-23
[2]   理解高质量发展:基本特征、支撑要素与当前重点问题 [J].
刘志彪 .
学术月刊, 2018, 50 (07) :39-45+59
[3]   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 [J].
金碚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04) :5-18
[4]   增长跨越:经济结构服务化、知识过程和效率模式重塑 [J].
袁富华 ;
张平 ;
刘霞辉 ;
楠玉 .
经济研究, 2016, 51 (10) :12-26
[5]   基于互联网视角的二三产业空间非一体化研究——来自长三角城市群的经验证据 [J].
陈国亮 ;
唐根年 .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08) :76-92
[6]   认识中国经济减速的供给侧视角 [J].
蔡昉 .
经济学动态, 2016, (04) :14-22
[7]   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冲击与增长效率:国际比较的启示 [J].
陆明涛 ;
袁富华 ;
张平 .
世界经济, 2016, 39 (01) :24-51
[8]   服务业生产率真的低吗? [J].
庞瑞芝 ;
邓忠奇 .
经济研究, 2014, 49 (12) :86-99
[9]   后工业化阶段的产业空心化机理及治理——以日本和美国为例 [J].
胡立君 ;
薛福根 ;
王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8) :122-134
[10]   美国产业结构、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1975-2011 [J].
张辉 ;
丁匡达 .
经济学动态, 2013, (07) :14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