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化阶段的产业空心化机理及治理——以日本和美国为例

被引:81
作者
胡立君 [1 ]
薛福根 [2 ]
王宇 [1 ]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
[2] 福建江夏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产业空心化; 产业环境; 企业战略; 产业资本;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3.08.010
中图分类号
F131.3 []; F171.2 [];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后工业化阶段,发达国家以服务业为主体的虚拟经济占比越来越大,而中国沿海部分发达地区的经济出现了"脱实向虚"的现象,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发展遭遇诸多困难。本文通过对日本和美国经济发展历史的研究发现,在后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软化"的过程中,日本产业资本的"离本土化"和美国产业资本的"离制造化"不同程度地导致了产业空心化现象。到底应如何认识这种现象或趋势呢?本文认为,产业空心化在形成机理方面具有异质性和一般性特征,而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空心化拐点"和"空心化陷阱"的出现也具有相当的必然性;从美国两次通过"再工业化"治理产业空心化的经验看,要使产业结构有效绕过"空心化拐点"而不落于"空心化陷阱",最为有效的策略是毫不放松地发展实体经济和现代制造业。最后,本文提出了通过协调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等措施防范产业空心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3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贸易逆差 [J].
蔡兴 ;
刘子兰 .
国际贸易问题, 2012, (10) :68-76
[2]   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中的产业空洞化问题 [J].
杨秀云 ;
袁晓燕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2 (02) :1-6
[4]   日本人口减少及老龄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兼论日本的人口政策及效果 [J].
田香兰 .
日本学刊, 2011, (05) :107-121
[5]   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大国低经济增长率之迷:结构变迁视角 [J].
纪明 ;
梁东黎 .
经济管理, 2011, 33 (03) :17-25
[6]   日元汇率波动对日本对外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日本19个行业1971—2007年的面板数据 [J].
周晨 ;
陈作章 .
日本问题研究, 2009, (04) :6-12
[7]   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 [J].
蔡昉 ;
王德文 ;
曲玥 .
经济研究, 2009, 44 (09) :4-14
[8]   土地“尾效”、泡沫与日本经济增长 [J].
李磊 ;
张换兆 ;
朱彤 .
日本研究, 2008, (03) :31-35
[9]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产业空洞化的挑战:机理分析与应对思路 [J].
周振华 .
经济研究, 1998, (06) :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