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制”悖论抑或治理问题——农村公共服务项目制供给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48
作者
余成龙 [1 ]
冷向明 [2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项目制; 公共服务; 可持续发展; 三留守;
D O I
10.16149/j.cnki.23-1523.20190315.002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项目制供给需要考虑公共产品自身的属性特点,当软公共服务也开始用项目制的形式供给时,其可持续发展开始成为一个"真问题"。本文通过对鄂北G市一个"三留守"关爱服务项目的深度观察发现,政府主导下的项目化并未修复前一阶段公益服务项目形成的自组织生态,村民反而从全面参与项目过程变为被动地服从于项目安排,其身份角色从服务的享受者和供给者(志愿服务者)转变成适应项目"包装"需要的"表演者"。当政绩目标达成后,因无法创造"增量政绩"而不受政府重视,潜藏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随即暴露,进而使项目走向衰亡。因此,供给断层仅是表征性难题,治理失效才是公共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危机。项目制并非天生"短命",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性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8+176 +17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1]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美国项目管理协会;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12]  
乡村治理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M].于水;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3]  
美国地方政府.[M].(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Vincent Ostrom),(美)罗伯特·比什(Robert Bish),(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4]  
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M].(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Ostrom)等著;陈幽泓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15]  
社会的构成.[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
[16]  
合作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互动困境.[D].姜楠翔.华中师范大学.2016, 03
[17]   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J].
渠敬东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5) :113-130+207
[18]   通往集体债务之路:政府组织、社会制度与乡村中国的公共产品供给 [J].
周雪光 ;
程宇 .
公共行政评论, 2012, 5 (01) :46-77+180
[19]   财政资金的专项化及其问题 兼论“项目治国” [J].
周飞舟 .
社会, 2012, 32 (01) :1-37
[20]   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 [J].
折晓叶 ;
陈婴婴 .
中国社会科学, 2011, (04) :126-14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