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民事司法应用的法律知识图谱构建——以要件事实型民事裁判论为基础

被引:62
作者
高翔 [1 ,2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比较民事诉讼法研究中心
[2]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
关键词
要件事实论; 人工智能; 民事司法; 法律知识图谱; 要件解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在人工智能推动下的司法改革当中,让机器通过深度学习以认知个案,是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前提与薄弱之处。当前,地方法院的实践尚未形成有效的知识积累方法。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前提是法律知识图谱的构建以及裁判规则的类型化与要素化。要件事实型民事裁判论与司法人工智能的生成规律具有内生契合性,可作为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分词设置、知识图谱设计的基础与前端理论。具体应用路径是依要件事实论不断进行层级解构,将案件认事用法解构为不同层级要素,并由法律专家分层级、分阶段标注,从而形成以要素标注的法律知识图谱大数据,以供机器学习。要件事实论之于人工智能司法应用具有独立性,人工智能难以代替法官。人工智能司法应用与民事诉讼制度具有相互促进关系,两者的深度融合将开拓中国民事诉讼的崭新发展阶段。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8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我国司法人工智能建设的问题与应对 [J].
程凡卿 .
东方法学, 2018, (03) :119-130
[3]   关于法律人工智能在中国运用前景的若干思考 [J].
左卫民 .
清华法学, 2018, 12 (02) :108-124
[4]   裁判人工智能化的实践需求及其中国式任务 [J].
吴习彧 .
东方法学, 2018, (02) :110-117
[5]   司法裁判人工智能化的可能性及问题 [J].
吴习彧 .
浙江社会科学, 2017, (04) :51-57+157
[6]   人工智能的法律想象 [J].
胡凌 .
文化纵横, 2017, (02) :108-116
[7]   智慧法院的法理审思 [J].
徐骏 .
法学, 2017, (03) :55-64
[8]   一种基于特征嵌入神经网络的中文分词方法 [J].
王文涛 ;
穆晓峰 ;
王玲霞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6 (01) :102-106
[9]   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事项二阶化审理构造论——兼论民事立案登记制的中国化改革 [J].
唐力 ;
高翔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 34 (05) :80-89
[10]   审判案例自动抽取与标注模型研究 [J].
佘贵清 ;
张永安 .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3, (06) :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