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86年至2006年耕地非农化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

被引:28
作者
刘庆 [1 ,2 ]
陈利根 [1 ]
张凤荣 [3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耕地非农化; 经济发展;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为探讨我国耕地非农化数量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协调耕地非农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本文采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检验了1986年~2006年耕地非农化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动态演进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耕地非农化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两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内却存在失衡,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趋近的调整幅度达到68.07%;耕地非农化数量变化对来自经济发展的冲击响应强烈,且必然带动数量的急剧增加,而经济发展对来自耕地非农化数量的冲击响应微弱,耕地非农化资源消耗量的上升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因此,为协调耕地非农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实现既保经济又保耕地的目标,必须从城市土地内部挖潜,把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先补后占"等系列耕地保护政策作为主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787 / 7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协整和脉冲响应的中国能源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测算研究 [J].
王昱 ;
郭菊娥 ;
席酉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4) :56-61
[2]   耕地非农化与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 [J].
朱新华 ;
陈利根 ;
王铮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8, (03) :113-116
[3]   人口城镇化与农地非农化的因果关系——以湖北省为例 [J].
胡伟艳 ;
张安录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6) :30-35+62
[4]   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 [J].
陈利根 ;
龙开胜 .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4) :4-10
[5]   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J].
龙开胜 ;
陈利根 .
资源科学, 2007, (04) :139-145
[6]   黑龙江省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 [J].
宋戈 ;
吴次芳 ;
王杨 .
中国土地科学, 2006, (03) :32-37
[7]   大城市周边卫星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以黑龙江省阿城市为例 [J].
宋戈 ;
王兰霞 ;
方斌 ;
王杨 .
经济地理, 2005, (06) :887-890+919
[8]   中国耕地变化驱动力分区研究 [J].
刘旭华 ;
王劲峰 ;
刘明亮 ;
孟斌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11) :1087-1095
[9]   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J].
曲福田 ;
陈江龙 ;
陈雯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2) :231-241
[10]  
计量经济学[M]. 科学出版社 , 庞皓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