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和城乡收入关系的计量分析

被引:29
作者
龙开胜
陈利根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城乡收入; 耕地数量; 协整分析; Granger因果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323.21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城乡收入关系的研究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课题。通过运用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对1978年2004年中国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城乡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数量与经济发展、城乡收入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经济发展与耕地数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经济发展是耕地数量变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耕地数量之间均存在协整关系,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耕地数量变化的单向Granger原因,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耕地数量之间无明显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结论揭示了耕地消耗将带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提高的良好愿望只是一种错觉,实际情况与此相悖。因此,有必要把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和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作为解决耕地保护难题可供选择的途径,从而减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耕地资源消耗的盲目依赖。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关注我国土地“过度非农化” [J].
刘文甲 .
中国土地, 2006, (08) :26-27
[2]   中国耕地资源变化及其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 [J].
赵其国 ;
周生路 ;
吴绍华 ;
任奎 .
土壤学报, 2006, (04) :662-672
[3]   居民收入分配规范函数及其福利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J].
郭平 ;
李恒 .
财经研究, 2006, (08) :17-27
[4]   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J].
吴群 ;
郭贯成 ;
万丽平 .
资源科学, 2006, (04) :45-51
[5]   黑龙江省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 [J].
宋戈 ;
吴次芳 ;
王杨 .
中国土地科学, 2006, (03) :32-37
[6]   基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广西江州区为例 [J].
赵翠薇 ;
濮励杰 ;
孟爱云 ;
黄贤金 ;
周寅康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2) :172-179
[7]   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对资本积累及投资结构的影响 [J].
汪同三 ;
蔡跃洲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1) :4-14+205
[8]   格兰杰因果性检验评述 [J].
曹永福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1) :155-160
[9]   中国耕地变化驱动力分区研究 [J].
刘旭华 ;
王劲峰 ;
刘明亮 ;
孟斌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11) :1087-1095
[10]   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J].
谭荣 ;
曲福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6) :3-11